ui/ux设计UX(UE)UX、UI和UE

Design Sprint 8:设计冲刺第5天之“方案测试”

2018-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UXtoto

Design Sprint第四天的任务是方案设计,这一天更多的是designer或者developer对于方案的实现,所以我就不过多赘述了,如果需要具体的内容安排可以给我留言,我把第四天的日程发送给你。直接说说Design Sprint后一天“方案测试”吧。

方案测试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两个:

用户测试

对整个Design Sprint的全过程进行一次反思小结

在这一天的日程中用户测试最好在上午内完成,这样才能有足够时间在下午就用户测试获得的反馈和团队进行分析讨论,同时还留有时间对整个Design Sprint进行反思小结。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在一上午的时间完成用户测试呢?在产品开发的概念阶段如果进行用户测试,我们到底需要邀请多少个用户呢?下面介绍一个适用于这个产品阶段的用户测试方法—RITCoD。

RITCoD: Rapid Iterative Test & Co-Design(2-3h)

什么是RITCoD?

RITCoD 翻译过来大概可以叫做 “快速迭代测试与参与式设计”。这个名字不管中文还是英文都很长很拗口,因此在这里我就还是采用它的英文缩写RITCoD吧。这个方式不仅可以让用户对现有测试方案给予反馈,而且可以对方案进行参与式设计,从而团队获得的是:

用户对现有设计方案有何反馈?

用户希望的理想设计方案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要进行RITCoD?

我想在产品概念阶段进行用户测试最大的好处就是“船小好调头”,因此你所要收集的不仅是他们对你现有解决方案的态度,同时还有他们对于理想方案的想象。而RITCoD则是一个可以把这两项调研目的“一石二鸟”的方式。

当然,对于用户的理想解决方案,你所想要知道的绝对不只是这些方案具体是什么,而是他们为什么会说想出这样的方案。这也是定性研究的魅力之所在:用户的每一个观点和态度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找到这个故事里的用户目标、需求以及场景才是我们终极研究目标。

如何组织RITCoD?

1. 邀请多少用户?

到底邀请多少用户大概是用研和产品、设计、开发、运营讨论最多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舌枪唇战的和太多人PK过,如果要详细说明,有一张表格以及很长的一串相关的实验,我想如果你是用研并需要些具体数据来“防身”,给toto留言,我把这份资料发给你。如果你只需要一个大概的数字,我可以告诉你,介于产品目前所处的阶段,找四位用户足够找到60%的人会发现的问题。在我看来在产品概念测试阶段真的够了。

2. 如何进行环节设置?

首先与我们熟悉的用户测试不同,RITCoD采用的是4位用户同时接受访谈的模式。因此你需要准备一间比较宽敞的大屋子,屋子里至少可以摆下四张可以同时容纳三个人的桌子。因为访谈是同时进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2小时内完成所有的用户测试。

如果你的团队有两个待测试的方案,你也不需要担心,同样四名用户就足够了,因为你可以采用Speed Date的方式,2组测试方案1,另外2组测试方案2,然后组1与组2交换用户,同样每个方案能得到4位用户的数据。只是整个RITCoD的时间会有所延长,而且用户和你的团队成员都会感觉非常疲惫。如果是这样的设置的话,我建议增加一次中场休息,并为用户提供一些茶歇的饮料食物,帮助大家恢复体力。

3. 团队如何分工?

如果招募4位用户,那么我们一共需要8位Design Sprint的成员参与进来。每一组将由2人来完成,其中1人作为主访人,另1人则作为记录员。

4. 如何进行参与式设计?

也许当我抛出“参与式设计”时,很多人都已经跳出这篇文章了,因为对于很多业内人士而言,让他们提笔进行“设计”已经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想想那横不平竖不直的线条在纸间乱窜的场面,很多人都不免含泪退出。但是,其实这里我们所说的设计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视觉化你的想法,为的是增进想法的碰撞与沟通。针对这一的目的,我介绍几种常见的参与式设计方法。

交互工具箱

交互工具箱是我常用的参与式设计方法。以下是一张通过交互工具箱制作的交互设计图。

交互工具箱示意图

使用这个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搭建自己创作的交互界面。你所需要准备的只是组成界面的最基础的元素示意图,比如:图片、按钮、标题、文字内容、甚至是一些空白空间。如果你要测试的是一整套用户流程,你则可以准备一些便利贴,在上面写上每个界面之间的关联是什么。

体验地图

如果这次设计关注的主要是体验/服务流程,比如哪些流程触点是我们可能忽略了的,或者哪些流程上的服务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你也可以和用户一起再进行一次流程的设计,并针对每个触点画出场景的故事板。

卡片分类

如果用户访谈环节测试的是与信息架构相关的内容,而且你希望在参与式设计中了解用户对于信息的心智模型,那么在这个环节进行卡片分类也是一种不错的参与式设计方法。

对RITCoD收集到的用户反馈进行分析总结(45 min)

在做完任何一次用户调研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这一点是我出国工作后发现和国内用研工作内容差异最大的一点。从前在完成了用户调研后,用研默默的整理好采集到的数据,然后回去写调研报告。但俗话说得好,打铁要趁热,为什么不在完成调研后马上就行一些快速的数据整理呢?

关于如何进行数据整理,我认为在产品的这个阶段,两个工具就足够了,一个是宏观洞察“亲和图”、一个是”头脑风暴工具箱“。

亲和图

这个方法不必我多说,其实就是把内容相关的洞察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出通过这次的用户访谈我们都得到了哪些洞察结论。

头脑风暴工具箱

根据上一步总结出来的洞察结论,我们应该如何应用到后续的产品设计?这里提供三个方向的思路:

低垂的果实: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快速的迭代来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吗?

北极星辰:这个问题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情感诉求: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满足用户的情感诉求来解决吗?

Design Sprint最后的反思与总结(30 min)

在最后的反思与总结中,我们可以按Design Sprint的五个步骤进行总结,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做得不错应该继续保持的。这里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

理解问题阶段:你和团队是否做到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保证我们对关键问题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发散思维阶段:你和你的团队是否做到了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保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创意去发散出一切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

聚拢思维阶段:你和你的团队是否做到了像侦探一样思考,保证我们最后形成的解决方案是具有充分的事实证据的?

方案创建阶段:你和你的团队是否做到了像建筑师一样思考,保证在创建的过程中不断的去思考产品、服务以及用户将会如何与这些产品与服务进行交互。

方案测试阶段:你和你的团队是否做到了像记者一样思考,保证我们提出正确的问题,获得真实的反馈,并将获得的用户反馈以一个清晰的故事的形式展现给你的团队。

好了,终于一连8天完成了对Design Sprint全过程的一次写作冲刺。对于DesignSprint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请给我留言,我将就我自己的经验尽量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你想了解我的最新UX相关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UXtoto,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UXtoto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