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分享【《列奥纳多.达.芬奇传》读后感11】

2023-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邹庆会

邹庆会,原创分享第1619 天,2023年9月4日

【第十章  实验科学家】

——自学成才

达芬奇没有接受过传统正规教育,他一向强调是从亲身经验中学习的本事,他一直强调经验是更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到米兰之后,他获得的知识动摇了他之前的观念,他不再鄙视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知识。他开始大量看书,藏书,借书。他还喜欢向人请教,从此他不再只是经验的信徒,也是知识的门徒,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科学的进步,反过来帮助他认识到知识也是来自一种对话:  实验和理论的对话。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

——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达芬奇热衷于亲身体验,也并非是他对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回击,只是在重视亲身体验的时候,在早期他有些忽视理论的重要性。所幸的是到米兰之后,他对理论同样重视。他不在只是实验的信徒,他的笔记本已经足以说明他一直在成长变化,他开始从书本上吸收知识,还要有理论框架的引导。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实验和理论的互补和合作能够正确的评估理论和实验的相互关系。甚至开始鄙视那些只重视实验,不重视理论知识的人。伽利略比达芬奇晚出生100多年,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试想如果达芬奇生前就发表了他的科学著作或者公布了他的笔记,那么这项荣誉可能是授予他的。

——阅读体会

1、规律和类比

类比思维是达芬奇以及众多大师们很主要的思维,通过类比思维可以跨学科地分辨出其中反复出现的规律,甚至能找到自然的统一性。达芬奇他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极速穿越感知其中的关联,当他看到心脏延展出的血管网络时,他会想到种子的萌芽,当他看到卷发,他会想到水流的漩涡,当他看到胎儿,他会想到果实里的种子,等等类比思维非常强大。类比思维还帮助他体会到了大自然美妙的统一性和和谐性。

2、好奇心和观察力

达芬奇有两个有助于科学探索的特质,好奇心和观察力,能提出描述啄木鸟的舌头足以说明。他关注的点很多都是大多数人十岁以后就不再感到困惑的现象。或者是一扫而过的现象,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云是如何形成的?我们的视线为什么是直的,打哈欠是怎么回事儿等等。达芬奇用了非人类的敏锐眼光,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而不只是望洋兴叹。达芬奇观察物体的窍门是:认真地逐个关注每一个细节,他以看书为例,认为一下子看一整页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逐字逐句地看,才能理解内容,深度观察必须分布进行,先从他们的细节开始,等一个细节完全印在你的脑海里,再转向下一个细节。为了提高观察力,锻炼眼力,他们经常和朋友玩儿游戏,一个人在墙上画一条线,其他人站在远处,然后试着截一段与墙上那条线一样长的麦杆儿,谁的长度最接近实际长度,谁就是赢家。他还仔细观察蜻蜓飞翔时两对翅膀的情况,前一对抬起的时候,后一对就落下,这是多么细致的观察。正因为这么细致的观察力和好奇心以及类比思维,达芬奇在艺术创作中在让事件定格的同时,又能体现出他的动态。

3、环境决定眼界

达芬奇是到米兰之后才开始重视理论的重要性,之前一直是轻理论、重实践,米兰就是他转折成长的环境。我们的成长也如此,我们所处的环境很多时候决定我们的平台和眼界,尤其是我们所交朋友的圈子,所以要不断优化升华朋友圈,他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资讯、眼界。

4、将理论和实验并重

看着达芬奇的经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教育引导孩子既重理论也重实验,不可偏颇。

5、多运用类比思维

达芬奇及重大家的类比思维值得学习和践行,人体的微观系统和地球的宏观系统是完全可以类比的,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规律。类比思维可有助于我们提升观察力,总结力。亲子教育中可经常用到,引导孩子找规律,找相同,借此体会大自然美妙的统一性。

6、慢看书,细看书

达芬奇倡导慢看书,消化好、理解透是关键。这给了我这个阅读速度慢的人很大的慰藉,我一贯读书慢,但仔细一想,慢有慢的好处,确实对书本内容理解的比较深、比较细,看后留存率相对较高,这比胡囵吞枣快速阅读应该要强,达芬奇对看书的观点给出了答案。故而,正确看待自己的阅读速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