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的七口之家。
今天是2020年1月3日,农历2019年十二月初九,是二姐的生日。2000年的时候她12岁,我8岁。
6岁开始读书的我,那年是小学二年级。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自己爬起床,下楼去厨房看着妈妈烙饼。在那个年代,我还不知道烙饼是用面粉做材料,只知道每天早上妈妈都是用蕃薯粉来烙饼。蕃薯粉也是每天早上把要煮粥的蕃薯弄成丝,用清水搓好几次,把里面的粉洗出来,然后白天晒一天,使得水份蒸发剩下一整块的蕃薯粉块。
每天上午10:50分左右下课,坐着三姐骑的自行车,屁颠屁颠的在后座椅。回到家吃完饭,就跑出去摘花皮、杨桃、芒果、石榴......然后在家拿几毛钱零花钱,又跑去上学了。学校每天下午是1点半开校门,我每次都是1点左右到,拿着几毛钱的零花钱,买各种雪条、冰棒、qq糖......
因为家里最小的原因吧,哪怕爸妈不给我零花钱,哥哥姐姐或者大伯姑姑表哥表姐们,总有人隔三差五给我钱。
就在24小时之前,我还在日本。今天凌晨3点到白云机场,5点洗漱完躺下,早上9点半回公司交代几句,来回开了5个小时,跑去中山陪二姐过生日。
给她们买了日本零食、面膜、洗面奶......
在我们乡下,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父母负责供大哥大姐读书,差不多的时候,大哥大姐就出去打工,然后每个月寄钱回家供小弟小妹读书。我们家正是如此。
23年前,17岁的大姐是暨南大学最后一届中专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实习的工资扣出能吃饭的钱,剩下的都寄回家;19年前,18岁高考毕业后,选择放弃读大学,外出打工赚钱供姐读书的哥,跑去找大姐,两姐弟跟着堂哥堂姐们一起挤出租屋。
因为年龄差的问题,哥哥姐姐们很多故事和经历,我也只是在每一次相聚、闲聊往事中,少知一二。
大姐是2006年过年的时候出嫁的,那时候我是小学六年级,因为数学成绩好,要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爸妈叫姨妈看着我。然后全家七个人,就我没参加大姐的婚礼。2019年春节的时候,大姐突然说起,她嫁到潮州十几年了,我们娘家人一次都没去过。
所以在五一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去了一趟潮州饶平。
自我有记忆的这二十多年中,父母哥姐给我的感觉,跟我在外面看到很多很多的家庭,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热热闹闹、有说有笑,哪怕吵架、也不用两个小时就没事了,有什么事、总能最快速度聚在一起。记忆最深的一次,在2017年年初的时候,老爸突然住院,我们五个子女全部在听到消息的那刻,就直接往医院赶。
还在读书的时候,经常有这么一道计算题。很多人在一年之中,只有春节和清明能够见到父母,按父母活到80来计算,问:你还能见父母几次?
前段时间,我在刷抖音的时候,看到一个关于广西一对姐弟的视频。姐姐104岁、弟弟101岁,两人虽然相隔不远、可因为年龄太大,已十几年没见过面。再次重逢时,104岁的姐姐狂叫101岁的弟弟“宝贝”。
对于我们接触互联网的这代年轻人来说,似乎都被工作、被生活、被爱情折腾到,忘记了亲情也是需要重视、需要歌颂、需要传播......
20年前,我的七口之家。2020.01.03 夜
谭东祥写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