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三有斋 作家

【谈古论今】叶公心理分析及其他

2018-07-22  本文已影响855人  古眼
【谈古论今】叶公心理分析及其他

叶公好龙出自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者,好似龙而非龙者也。”辞海据此解释说,后来人们就用“叶公好龙”来比喻表面爱好某些事物而实质却畏惧。应该说,来龙去脉已经交代得清楚明白,好像没什么地方值得浪费笔墨的了。

但其实问题并不如此简单。有多事的文人考证,这位名声不好的叶公子高,不仅是叶姓祖宗,而且是春秋时代楚国的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兼军事家。他原名沈诸梁,字子高,后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始姓叶的。好事者的意思是:要为政绩赫赫的叶公平反昭雪。这样以考据为基础的翻案案例,一方面说明了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博大芜杂,随便拣一个典故都可以让我们这些后代书生津津有味地咀嚼半天,可见祖国的古老文化确实值得骄傲,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我们不思进取的学者,不肯或不敢直面现实,于故纸堆里打发光阴的颓废的为学态度。

考证出历史上的叶公子高与刘向寓言里的叶公不是一回事,这不值得大惊小怪,也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学术成就。——我怀疑这位多事者姓叶,才舍得劳力费心地为不光彩的祖上正名——这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历史事实的探究,与作为成语的叶公几乎没多大关系。叶公,在成语里已经被抽象,成为了一个语义符号,仅仅是一个符号,翻案、平反无从谈起。这非要为之平反的行为就像一个精神异常的多情男子,不幸地爱上了一个画中女人,爱上其实也未尝不可,但爱得缺乏了基本的常识和理性,竟然痴情地为并不存在的心上人精心准备聘礼,不就显得多少有些无聊而愚笨了吗?

罗嗦了大半天,我要说的是,叶公只是刘向寓言里一个语言符号。对这个可怜的符号,我们虽然难免不带一丝情感,可我们应该克制感情,以理性的逻辑思维去分析把握,才能发现问题。下面我就对寓言里的好龙叶公进行一点心理分析,一己之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龙是客观上不存在的,这一点共识应该说没有什么异议吧,当然,谁要和我较真,说龙是存在的,我就得毫不客气的请他捉一条龙来大家看看了。那么,对于一种不存在的事物的喜爱和向往,这种行为该如何解释呢?而且,还有一点必须引起我们注意,叶公到底是相信龙的存在,还是根本就明白龙的不存在呢?

假设他是相信龙的存在的,那么我们可以把他的喜欢看作是一种无知而可爱的理想追求。假设他是属于后一种,这情况就复杂得多了。明明知道自己所信奉的是不存在的子虚乌有,却还要做出或装出狂热追求的样子来,这种心理包含着一种类似于宗教情结的痴狂元素。

然而,当真正的龙出现在叶公面前的时候,那相信龙的存在的叶公这时肯定狂喜不已,一壁为自己理想的实现感到非常的喜悦,一壁被眼前超越寻常的龙的神奇出现所震撼,因此显得六神无主失魂落魄,竟至“弃而还走”,最终被世人看作是“非真好龙者,好似龙而非龙者也”。世人的判断只是建立在对叶公表面形态的认知上,基于一个经验主义的虚假前提:既然喜欢,就不会惧怕;既然惧怕,就说明不喜欢。

但肤浅是很明显的事实。为什么喜欢就不会惧怕,为什么惧怕就一定是不喜欢?这是经不起推敲反诘的!我感兴趣的是,肤浅的判断为什么常常最能够获得大众的接受,正像我们现在的媒体报道及其舆论,它缺乏详尽的调查研究和符合理性的逻辑推理,但它总是第一时间塞满大众的耳朵,第一时间遮蔽着大众的眼球。在如此肤浅的判断面前,我们的大众是不是就慢慢荒废了思索的能力,到后来干脆放弃了质疑的权力呢?

如果是那本不相信龙的存在的叶公,面对龙的出现“弃而还走”,这行为还是被世人视为“非真好龙者,好似龙而非龙者也”,这时世人的认知和判断就不仅仅是肤浅的问题了,而是对叶公的误解或歪曲。只是把龙当作一种信仰一种价值象征的叶公,他喜好的龙是形而上的,一不相信真有龙的存在,二是根本不在乎龙的出现,所以,当一条活生生的龙出现面前的时刻,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他,自然惶恐不安,急急如丧家之犬了。这时候的叶公很有可能引起生命的休克,甚至因此命丧黄泉也未可知。但可以肯定地说,第二天的晨报、广播、电视台,依然还是和第一种情况的报道一模一样,在肤浅地描述一番之后,依然振振有词地作出“非真好龙者,好似龙而非龙者也”的结论。

综上所述,我认为叶公好龙是真的好龙,——不管他骨子里是否相信龙真的存在——只是因为奇迹出现的时刻,大惊失色的可怜叶公丧失了理智而冷静地对待奇特现实的能力而已。如果他足够健康,没有被龙的出现吓死的话,我相信他在“弃而还走”之后,也许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勇敢地走回去与龙交流沟通。然而,由于各色舆论的起哄、讥讽与嘲笑,说不定他也只得屈服于舆论的压力,甚而至于彻底否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把它当作一种白日梦似的幻觉——以求自保。

有意无意地忽略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动机背后的成因,只是根据眼前所见的一点粗浅现象,便不动脑筋、不负责任地从成见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仿佛差不多的宣传标签,往上一贴完事。——这就是公众容易接受和喜欢接受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官媒舆论!

还好,互联网兴起,给我们带来了各自为阵、自说自话、相互嘴炮的自媒体,同一首歌,不同的唱腔,让我们有了比较,有了选择,有了迷惑……迷惑激活了我们久已不用的脑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