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敢质疑大人说的话,我感觉这个社会真的越来越好了
1.
最近几天有人问了我两个问题。
好吧!其实我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这两个问题,我印象最深刻。
第一个问题是问我:「高老师,你有梦想吗?」
第二个问题是问我:「高老师,你为什么要做一位哲学咨询师?」
第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我有梦想。
第二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我喜欢哲学。
2.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重要。
因为好的问题往往意味著对某个领域的创新,而好的答案只能依附好的答案产生。
好的问题,经常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规中洞察而来。
比如早先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哥白尼怀疑这件事,他提出了一个好问题:「地球真的是宇宙的中心吗?」进而他通过观察和推演,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我欣赏那些能提出好问题的人,因为他们不墨守成规,并且他们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告诉他们的答案,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验证别人的答案,这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具批判思考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和哲学相遇的那一刻,我深深的被哲学吸引,就是因为哲学允许各种「笨问题」。哲学家很有意思,他们会质疑大家习以为常的常识,他们会把别人的「笨」问题认真对待。
这就是哲学存在的意义,哲学的本质就是探求一件事情的原因原理。所以即使面对众人同意的常识,只要哲学家发现大家同意的常识,根本只是因为约定俗成,其实大家对背后的原因原理并不清楚,那么哲学家就会致力去探求这个原因原理。
3.
为什么去质疑常识那么难?
我以为是因为文化,在我成长的文化中,「质疑」经常被视为错误。尤其是来自孩子对大人的质疑,在教育场所内外,我经常看到大人不愿意好好回答孩子的问题,有些大人甚至给孩子一种「问问题就是找麻烦」的态度。
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去质疑他们内心有疑问的事物。
因为害怕被责罚,孩子停止去质疑,孩子心中种下「质疑是不应该的」种子在心中。这个种子会发芽,还会长大,于是这样的孩子渐渐变成不会质疑领导,质疑群体,即使吃亏也不会想「是不是对方的错」,而往往归咎于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你希望你的孩子未来变成这个样子吗?一个不敢质疑,总是怪罪自己的人?
4.
勇敢的去质疑,这其实不难,只要我们真诚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直觉,很多时候我们都能做到这件事。
这学期有门课谈死亡,我让学生看电影《入殓师》的片段。五分钟的片段里,入殓师帮一位老奶奶擦拭身体,更换入葬的服饰,并和老奶奶的家人进行简单的送别仪式。
看完影片后,我请学生分享他们看到了什么,跟著又请他们分享他们看影片的感受。
有同学不是很肯定的说:「难过……吧!」
我听了问他:「你是真的觉得难过,还是觉得看见一场丧礼,『应该』要难过?」
学生表示,他觉得丧礼上,他应该要难过,但实际上他并不难过。
这时我告诉全班学生,不要想我应该怎么样,只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就好。
想想看,有多少大人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而总是观察对方的神情,跟著说出满足对方的回答。这些回答背后,有太多从小到大被灌输的观念,这个观念就包括「不该质疑」的责难。
我认为所有事情都有被质疑的可能,只要质疑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真正的答案,而不是找麻烦、吹毛求疵,质疑都应该被接受。
如果大人面对孩子的质疑,回答不上来,大人只要诚实的表达自己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够了,接下来可以跟孩子一起找答案,千万不要为了面子,恼羞成怒。恼羞成怒除了掩饰自己的羞耻感,同时伤害孩子求知的心灵,别无益处。
5.
每每听到有大人抱怨,一代比一代差。
我都想吐嘈回去:「假如真的一代比一代差,科技怎么进步的?以前治不了的病,现在怎么发展出更好的药?你以前出门买菜得带钱,现在刷个手机就能支付。以前上海到北京得好几天,现在搭飞机或高铁,半天就完事。如果真的一代比一代差,这些事情怎么发生的?」
年轻人,不要害怕质疑。大人不是上帝,他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甚至很有可能他们的理解压根是错误的。
就像有些大人迷信喝热茶对身体好,殊不知近两年的研究显示,超过63度的热水会伤害我们口腔和喉咙的黏膜细胞,增加口腔癌的风险。
让年轻人保有他们质疑的热情,引导他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去验证他们的怀疑,让时代的新知不断更新,这才是一个社会富强的道理。
如果老一辈的人放不下面子,总希望自己在年轻人面前总是对的。这种态度只会扼杀一个社会的发展,扼杀下一代的创造力和批判精神。
6.
勇敢去质疑吧!为了别人,也为了你自己。
作者:高浩容(公众号:容我说;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你好,光明村》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