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我亲爱的奶奶(06)
机缘
1968年,此时算起来英子来济南厂里已有四年多。她工作上游刃有余,因为力气大常常被人当成男人使,平时帮女同事打个水搬个自行车都不在话下,帮忙这事,数她最热心。
于是一起入场的同事们,不管年轻年长,都叫她一声“于大姐”。
其实二十三岁的英子内心也有着不“大人”的一面,只是童年过早地失去父母的经历让她懂事早,她可怜儿时那个受尽百般疾苦的自己,所以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帮助别人的人,她觉得儿时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英子下班后没有马上回宿舍,而是去了离工厂比较近的集市闲逛。
自从张爱兰和王建国结婚后,英子能见到这位小姐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平时也只在两人轮到一班工作的时候能见到,尤其是去年张爱兰有了女儿之后,她变得更忙碌了。
张爱兰的女儿唤作王蓓,一双乌黑的眼睛像极了王建国。头发和小手都是软软的,英子每次看到张爱兰抱着孩子都要上去逗逗可爱的王蓓。
张爱兰因为与王建国自由恋爱结婚,与家里撕破了脸皮。因为张家父母怎么都看不上王建国这个开着小破车的司机,他们觉得这个男人一副小白脸的模样骗到自己女儿,越想越气,关系一度降到冰点。
自王蓓出生之后,两家的关系缓和许多,谁看着这个可人儿心里不开心呢?张爱兰和王建国都很感激女儿的出生,更加视女儿为掌上明珠。
今日的集市上异常热闹,英子四下闲逛,逛到一处卖衣服的摊位。她看着颜色鲜艳的衣服样子,忽然想起前几年张爱兰给自己织了那件红色的新毛衣还在橱子里放着呢!
她没买其他的东西,又逛了一圈就回去宿舍了。英子找出那件红色的毛衣,放了这么久一次都没穿过,她掩上门,脱掉外衣,比着镜子偷偷地试起毛衣来。
鲜艳的红色映衬着英子白净的脸,这个二十三岁的女人细细地瞅着镜子里的人,缕缕头发,整了整肩线,她觉得内心生出一种炽热的感觉,真想去个开阔的地方或者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奔跑一阵。
过了几日,刘素梅跟丈夫来济南探望英子,英子第一次见到了这个黑瘦的男人。
看着素梅和他相处,英子看出这个平凡质朴的男人是真心对素梅好。
“英子,老白是在机床厂干后勤的,前阵子他们厂里从南京调来了几个工程师,惹得人前人后讨论了很久呢。”
英子听出刘素梅话里话外的意思,两个小姐妹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归宿,就剩下她一个人还落着单。
刘素梅见英子不答话,而是愣愣地看着窗外,于是继续说:
“这一批工程师里面有个叫胡文贤的,老白说人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跟咱们不一样。年龄大你三岁。”
“素梅,你过得幸福吗?”
刘素梅似乎没想到英子会这样问,她看着一旁的老白,说道:
“不知道,但是嫁给了他,就是他的人了。”
英子和胡文贤就是在老白的引荐下有了第一次的见面。
文贤眼里的英子,个头不矮,看起来身体结实健康,单眼皮,塌鼻子,穿了一件红色的粗线毛衣。
英子眼里的文贤,高大挺拔,鼻梁间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知识分子的气息凸显,待人彬彬有礼。
我的奶奶德英后来回忆说:
她问文贤二人是否可以旅行结婚呢?她想去各处转悠看看。
而文贤似乎也没意料到她会这样问,于是他笑了,点了点头。那日阳光明媚,在英子的心田里开出花来。
后来我问过奶奶德英,为什么在彼此见面第一次之后就确定结婚了呢?
奶奶德英笑道:还不是看上了他这个知识分子的好皮囊。
而奶奶说爷爷看上她是因为:她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家里没什么负担。
我说不清楚,甚至就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是,那时候因为机缘巧合得来的婚姻,到底有几分因为爱情,而又有几分是因为正巧合适,所幸牵着彼此的手算了。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也在一起度过了以后五十多年的漫长岁月直至现在。
爱情,也如这般始于机缘巧合,终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