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日知录】小心“手段”篡位,成了目的

2020-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JustMove

发现手段和目的两个词最近频繁的出现在我视野,好像有某种神谕要传达给我一样,所以今天就聊这两个词吧。之前就听吴伯凡老师在得到课程里讲过,现在也算是复习一下,温故知新。

1.一个误区

通常来说是先有了目的,再有达成目的的手段,但人们经常沉迷于手段而忘了目的。

例如,手机的发明原本是为通讯,提高效率,现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一个工具了,而是人们离不开的“瘾”。

再例如,学校原本是为了帮助学生涨知识,练习技能的,而很多学校却把心思花在如何办好学校上,分数、升学率反而成了目标。

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总是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何出发。

2.反向驯服

这里我想直接引用吴伯凡老师的解读,我发现太高级了,有点难理解,所以不好复述,全当是做笔记了,日后好好消化。

密切的合作像一个生命体,合作双方或者多方都是这个生命体的器官,某一方的重要性取决于他是否在这个生命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器官角色。

一旦你开始有特定目标行为的时候,就启动了一个你不知道、没有意识的游戏——你跟手段之间的合作游戏。

不断持续的合作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命体从0到1的生成过程——这个看不见的生命体成为了主体,曾经作为手段的那方已经成为了这个生命体不可替代甚至是最重要的器官。

最初启动合作的那一方在整个合作体里从主动变成了被动

《人类简史》里讲到的小麦就是这样反向驯服的例子:表面上是小麦为人提供了食物,其实是小麦借助于人,不断实现它的基因成就,帮它扩张在地球的占有面积。人觉得自己胜利的时候,小麦才是真正胜利的那一方。

3.一些启发

关于这个我两个思考:

阅读与写作是手段,目的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并不是要提升写作水平,因为我既不是作家,也不需要考试。我阅读与写作的主要的目的是提升自身的价值,更具体一点是提高理解力和表达力,这种通用的能力是对我的工作和生活是有帮助的。

手段变主体的了吗?

似乎有一点,例如每年读几本书,写作要几个字以上等等,其实都在最求手段本身。

其实,我一开始给自己的日更要求是800字以上,现在想来字数不重要,写的简单明了也是一种能力,回看我过去写的,一堆的车轱辘话,不见得比简洁的文章好。还是前面说的,不忘初心吧——提高理解力&表达力&分享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