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
——《闻鸡起舞》代后记
文字 许健
大年三十,吃了手擀皮的饺子。
擀饺子皮的手艺已然多时不露了,现今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赶,往往只有节假日才包顿饺子,也只是买来现成的饺子皮包。
右手驱动擀杖往复运转,左手手指轻巧地转动薄薄的面片,掌控好力度,五六下,一张圆圆的中间略凸的饺子皮便从手下飞出,既有种音乐似的节奏,又有之乎者也般的悠然得意。擀饺子皮的本领,是很早前母亲包饺子时我跟着学会的,源自孩童的好奇心驱动。会擀饺子皮了,有种骄傲,可以帮着干活的愉悦。母慈子孝,坐在母亲身边一起包饺子的画面令人回味和酸楚,恍惚间母亲离去已经十一个年头了。
再后来,总是我擀皮妻来包。不觉间就年过半百了,儿子长大工作了,我们也鬓角挂白了,常常丢三拉四了……用贴金的说法,勉强可以称作新时代男耕女织、新时代耕读传家。
年三十温煦的阳光下,一边擀皮一边浮想联翩,享受着一年一年的日子。
刘慈新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二百年后的未来人称我们现今为黄金时代,为什么呢?我们很多人根本就不觉得。
其实保留一些坚难和不能,才更显世界的人性化。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人都不得不成为这部巨型机器上一个零件,转动着无法止步,进步的代价是牺牲自我和自由。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似乎越来越接近现实,另一方面,人却变得越来越像机械,机械地生活,机械地思维,机械地把时光逝去……现代基因技术的突破,通过基因设计出完美的人类指日可待,未来的人是更完美了呢还是会蜕变为一台机器?
儿子和我说,今年特别流行晒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不是潜意识里有种对未来的逆反?晒照片、贴春联、做年夜饭、相互拜年……是我们固有幸福具有的惰性吧,我知道所有人都不愿意堕入机械无聊的生活。
给同路人读书会兄弟姐妹们拜年的信息中我写到:“我们的坚持既是一种愉悦,更是以微薄之力益于他人。”这是一种对人生快乐和价值的追求。不久之后,朋友们是否还会记得为同路人读书会写稿时的意气风发吗?是否还会记得曾经一起做过什么?
我自己的鸡年散文集《闻鸡起舞》今天算是收官了,如热气腾腾的饺子出了锅,这些文字出自我的手,可内容却是周围亲人、老师、朋友、同事,甚至不相识的人们,共同完成的。我深知这三十余篇文字是不完美的,既缺乏灵气又缺少根基,可是记得美国现代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有诗句曰:“记住,尽管苦楚,只要不完美在我们内部燃烧,快乐就会莅临笨拙的诗行。”如此,在快乐自信地抒发感受的同时,便不敢抱怨人生的不完美。我知道大多数朋友都抱有不凡的理想,只是往往易把放弃的责任归于现实的不幸,《闻鸡起舞》算是我的挣扎吧,不然白白错过了黄金时代,那样岂不亏得慌。
人生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主题,当感受不到什么的时候,是该多么悲哀啊!正如我所说,这本集子有着承前启后的位置,回顾过去的同时也在令我自问未来的主题是什么?虽然能力或者不够支撑起我的梦想,但不会停下享受平凡快乐的脚步。
用李彬老师今天发来的新年祝福作为《闻鸡起舞》的结语,最确切不过了:“新年写作更好的作品,让自己的心灵丰盈、美好。”
2018年2月15日夜(大年三十)
联系邮箱:zhiyuan@zhiyuangong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