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再次进入课堂

2016-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燕子Pro

毕业后12年,再次坐进课堂里。

小时候梦想的就是坐在花花草草中上课

12年前,我刚大学毕业走进那家世界500强公司时,培训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培训,不能解决你的任何问题,只能带给你思考和灵感。

两个月前,有个旧同事给我发过来云创班的链接,我问这是谁办的?他说说可能是北大纵横吧。他是北大光华学院的MBA,我觉得他的推荐,加上我自己的判断,应该错不了。


在谈听课的感想之前,先说说这个课堂所承载的技术和商业信息带给我的灵感。当时我们正在和乐视体育洽谈赛事直播的事。在听第一堂课时,我是先用PC端打开E-MBA云商学院的网页,提示我PC端的直播正在建设中。然后我往下看,在页面最下端的“合作伙伴”那部分,第一眼就看到了“乐视云”。我当时拿给陈总(公司创始人),“你看这个,乐视云的技术和服务已经很成熟了”。这一刻,我便确定了我们的直播合作伙伴,一定是乐视体育。很简单,一个简单的直播框架,阅读量显示1900人同时观看,可以流畅不卡,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言归正传。三月以来共四堂课我听了三堂课,除了黄欢那节。有一次偶然和黄欢一起参加一个真人秀节目。她在录制的时候跟周立波吵起来了。她当时退场罢演,抗议周立波的霸台和误导嘉宾行为。我们很吃惊,那个时候就给我留下来一个印象,这是一个不被群体效应影响的具有独道思维的个性女。很遗憾她那节课没听。

先从“学习”这个概念说起。这是C9学社创始人冯新老师的那节课。听完课我就加了他的微信,告诉他我是你的脑残粉。我就想,冯新老师这么幽默,要是我在现场,可能会笑得四仰八叉。但他居然说自己没有幽默感,也没有听到来自现场的笑声。很是奇怪。记忆里有个亮点:学习模型的最高级是“输出型”。让我想起了我们团队。我们公司有个技术部门,说白了就是机械师。有两个典型人物,他们在原公司里,跟老板不合,遭同事排挤。后辗转来到我们团队,有一个开始学英语,有一个开始学画图,上网找技术材料。我觉得我们的团队里,可能唯一优于之前环境的,是几乎每天都在一起沟通怎样解决下一个技术难题。我跟陈总约定了两点:

一是不否定他们的想法,有想法就尝试。

二是工作以外的时间里是朋友,也要多聊天。

我发现一个人学习的欲望跟他的生活工作状态呈正相关。学习欲望不就是填充自己大脑内部信息,重组认知系统的的最根本的动力吗。认知提升了,行为自然优化了,人生怎能不改变?

这真的给了我一个最大的启示,团队里,一定要营造足够的“沟通”氛围和机会。开会的时候我们从来不主动讲,让大家讲,每个人都讲,我们听。我们听了大家的讨论后,做出的决定一定是相对来说最正确的。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就是学习,对他们来说更是学习。

我一直认为,学习,不是仅仅限定于读书。当然读书很重要,我读书不多,而且多为非学术性的。这一点有个朋友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是个美籍台湾人,他认为台湾的国学教育非常好,其实比大陆保留了更多传统。从他掌握的历史知识我也能些许感受到。他给我的建议是,“要去读那些透着作者思想的作品,哪怕是漫画,是小说,也比那些“公式”型的书籍要强,比如成功学,销售技巧。畅销书不一定是好书。”我从儿时到高中,伴随枕边的有三个系列的书籍,一个是《世界童话名著》,一个是《机器猫》,还一个是《科幻世界》。我以前不好意思说,而现在特别自豪。因为逐渐地,我发现我的人生居然受这三套书影响颇深。它们居然引导着我的梦想,而我居然多年来浑然不知。这一点以后再深入讨论。在这里,我只是想说,只要发自心底的喜欢,就去享受沉醉在阅读里的快乐吧,无关好坏对错。如果在微信平台里发现了某个订阅号对自己帮助很大,那就去追。适合自己的内容就是好内容。

传习录第一页序就讲了王阳明为什么不写书,也不让他的学生去记录他的学说。原因是“医生看病是因地制宜,拘泥于一种药方就会害人。同样,如果你改正了自己,我的话也不过是累赘。但如果不知变通死守我说的话,岂不是误人误己,成了我的罪过?”同理而言,读书这个动作本身不是万能钥匙。如果积累了足够的见识和思考,或许就会像武志红老师的一个病人所经历的那一刻,电视剧里一句话“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你自己。”就让他一瞬间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但如果没有之前那十年求医求学的积累,恐怕多少道理对自己来说都是废话而已。

陈总一直不太理解我为什么喜欢看一些似乎和工作无关的书。我说你相信吗?这些书带给我很多灵感和信心。而最重要的是,不光是信息的积累,而是学习能力的积累。我上大学时听人这样讲过,当时没注意,但现在登上了我关注的能力头条。我的合作伙伴们给我的评价是:吸收和重组信息的能力很强(好吧,我承认)。这种信息吸收的过程,不仅仅是读书的过程。在观察到一个决策,一个事件,一个行为,一个眼神时……我总是关注这背后隐藏的心理波澜,和引起这一系列现象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信息的吸收和处理的能力,我相信是真正的“学习能力”。

关于学习的话题太深厚,在此只是根据上述随想来总结出四点:

1,多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型团队

2,适合自己的信息就是好信息,多读书但不限于读书

3,知识转化成行为,才是属于自己的知识

4,学习能力就是掌控人生的能力


在不确定性的时代持续创新。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预测未来,不如控制未来。”还有胡总最后的发言,“未来总是不确定的,当我要做云商学院时我也不知道未来该怎么走下去,太多不确定性。但至少两点是确定是,一是人们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大是确定的,二是学习的成本会越来越低是确定的。有了这两点,就足够了。”

总而言之,在有限的确定变量下,走好下一步。

让我想起我曾经的一句戏言,“任何有意义的事,都有一个不知道有没有意义的开始。”那个周末不逛街不约会却泡在水里的美人鱼,那个从外企辞职创业的小女孩,那个为了爱情关闭了公司远赴他乡的疯子,那个同时驾驭旗袍和车服的分裂狂…… 这都是别人给我的标签。但我觉得这里的每一件事,都有他发生的意义。而我能想到的,只是做好现在,走好下一步。


于扬的演讲,看似不紧不慢平淡无奇,却让我听得血脉喷张……

首先于总开篇就让我坚信了自己曾经做出的一个判断,“互联网创业就是个伪命题。它只是一种工具,只有应用在产业里,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了效率和质量,才叫体现价值。”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我问他投资人会怎样看待我们这样的企业。他说那得看你是不是属于互联网创业。我说不算吧,我们的网站和APP只是一个配合赛事发布信息的平台,和车手资源的管理工具而已。他说那也算,沾边就算。我反而有点失望,这让我嗅到了一种气息,就是互联网成了一种“口号”和“革命”,投资人和创业者嗅着互联网的气息,为沾边而沾边。似乎有点网的味道,就毫不犹豫地扑上去,认为逮到了一顿“大餐”。这种虚夸的“革命”,我觉得差不多了,够了。于总说出的观点,平和,却有力量,“什么唯快不破?就算是咏春也是有破绽的。创新不是短平快,而是马拉松,不到冲线那一刻,谁也不知道结果。”是啊,只有具备了在行业里兢兢业业的技术经验积累,了解市场,敏锐地感知新需求,才能谈得上是否能把工具用好。“

锄头再多,没有种子,能长出什么庄稼?”这也是原话。

课程结束,我让在一位现场的同学替我问了一个问题,“在老师提到未来新技术中,VR, AI, 永生,哪一个可能是跟体育产业相结合的?”于总首先想到了VR。当然时间和沟通条件有限,不能就此深入探讨,于总提到了利用VR技术训练车手。我认真做了笔记,当天很晚都没有入睡。

我们是做赛车赛事的,也给其他的赛事做媒体包装和技术支持。我们追求的不就是把现场最精彩最激烈最不可预知的感受带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和电视机屏幕前面的观众吗?

巧合的是,我们的合作伙伴-转播公司,他们的特种拍摄部门(航拍,水下)已经在引进VR设备,今年将进行调试。我跟他说,“你们一旦开始调试,一定要告诉我,我给你提供车和车手,跟你一起测试和记录。”当然,VR技术的应用在除了游戏、电影以外,肯定还有更多领域可以嫁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我另外一个合作伙伴评论,“VR这项技术还有很多有待优化的地方,而且从盈利的角度,应用范围还比较窄。”我的回答是,“短期内盈利与否并不重要。既然不成熟,我看中的是恰恰是孵化期所特有的影响力和商业福利。”

新技术在现在各行各业里的应用,是趋势是必然也是一个机会的爆点。当然具体应用还要靠我们业内人深入去思考,但如我们的合作伙伴说的,“VR直播既然是早晚的事,还不如早入手。”我坚定地要做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要让VR摄像头在体育赛事的应用第一个出现在我的赛场上。


云商学院的课程已经开始一个月了,我因为一直在苏州忙于技术团队的问题,没能到现场听课。但我认为所吸纳的信息量已经超级庞大。无论从课程质量还是同学的态度,只能用“太棒了”来形容。虽然多数内容都被我这个不怎么好用的脑子过滤掉了,但留下来的对我来说已经是受益匪浅。

本周三一定要去感受现场的气氛。非常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