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5:志气与欲望
梁漱溟在《朝话》中有一篇讨论志气和欲望的文章,大意是说:人没志气不行,但有志气的人又很容易把欲望当成了志气。把欲望当成了志气,虽然也可做出成绩,但因为不是内心真正的追求,所以要么把自己搞得比较累,要么会产生自我怀疑。他说“必须不是从自己躯壳动念,而且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梁漱溟讲学很少引经据典,但他的话每每深契传统。不过如何区分这两者,这里他说的还是比较笼统。
孔子说“十有五而志于学”,王阳明说“立志做圣人”,从“有志于学”到“立志做圣人”,是将立志看作是为学的根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是儒学的纲领,立志也就是要从这个“明德”开始,这个明德就是人的纯然心性。这个心性生发出来,遇物而有感应,如果感于物而不滞于物,就还是纯然天性。人不偏不依、平平常常地把这个天性生发出来,即志气,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是。
但如果这个心性感于物,而为物所牵绊,就成了欲望。所以欲望在儒学当中,常被称作是物欲。王阳明说“格物”就是要格去这个物欲。简单来说,志气是发自人的心性,而欲望是在心性发动过程中沾染了物欲。
梁漱溟说“前人讲学,志气欲望之辨很严”,但是“自西洋风气进来,反对欲望的话没人讲”,殊不知这样越用功越有害。这样说似有甩锅之嫌,但也不无道理。随着西学东渐,个体意识的觉醒自然就伴随着个体欲望的解放。
不过要说西方对欲望不加拣择,似也不确。早期西方对欲望排斥恐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较典型的是柏拉图和斯多葛学派,提倡理性至上,把精神视为纯洁的,肉体视为污浊的,认为只有排斥肉体的欲望,才能得到精神的净化。即使是主张“欲望至上”的伊壁鸠鲁也否定过度欲望。后期的宗教教义则更严苛,把欲望视为是邪恶的,认为只有禁绝了欲望,灵魂才能得到救赎。所以,禁欲主义反而是西方持续相当长时间的主流观念,直到近代才发生改变。
首先在哲学上产生了意志哲学,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一种生存为意向的盲目的无意识力量,存在于所有的事物当中。意志的本性就是不断地渴望,结果人要么是处于不能满足的痛苦中,要么是处于满足后的无聊中。人能够有意识地通过满足、升华或拒绝来进行消解,但这只是暂时的。人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荡。这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理性作用。其后尼采提倡“强力意志”,认为应该通过升华这些冲动与渴望,创造性地运用它们,使人超越于禽兽之上。
而更重要的变革来自于弗洛伊德,他认为人就是被本能欲望所驱动的,但是因为有社会规范的制约,所以只能去压抑和升华这些欲望,而欲望又总是要通过各种途径要表达出来,如果是不能表达出来,那么人就会生病。自弗洛伊德之后,欲望就不再被视为洪水猛兽,变成需要给予满足或是合理疏导的东西。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并非空穴来风,是有前期意志哲学、达尔文进化论以及相关医学发现作为铺垫,人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不再是造物主的宠儿,只是从自然界走出来的高智能动物,所以必然要正视自己的欲望。
弗洛伊德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但他的“原欲论”也遭到了持久的批判。出于反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心理学出现第三次浪潮即人本主义心理学,把人的自我实现做为第一驱动力。另外,荣格从精神分析的阵营里脱离出来,提出自性化的观点,把无意识的圆满整合看作是第一驱力,与中国的心性论倒比较仿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也不是完全“不反对欲望”,只是有些时候容易把生命意志和本能冲动混淆在一起。
生命意志是偏形而上学的概念,比如叔本化的意志论、柏格森的生命冲动等等。荣格的“自性化”和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虽然是心理学理论,但我觉得这是生命意志的本质特征。所以,我把生命意志看作是生命主体的第一驱力,而本能冲动是生命意志的一个次级活动,本能冲动是为了实现生命意志的生物手段。志气是生命意志的指向,而欲望是本能冲动不能实现时的不满足感。所以概括地来说,志气(意志)源于生命的饱满,而欲望则源于生命的匮乏。
生命意志之所以能够自由的发挥,是因为有足够好的条件。一颗树的种子,如果条件适宜,那它就会长成一棵健康的大树,一个人如果成长环境足够好,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反之,生长条件匮乏,树木就会比较畸形。人缺少什么就会刻意去抓取什么。佛说饿鬼道是“常饥虚……恐怯多畏”,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说,就是食物的匮乏和安全感的匮乏。匮乏产生执着,就会被物所牵拌,这种想要得到而总是得不到的感觉就是欲望。人被欲望所左右,天性受到扭曲,生命意志也就无法全面发挥。(有关匮乏产生执着,详细可参见拙著《孔颜乐道》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