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儒生捧为"圣人",身后却被骂成"
在中国历史的开国皇帝中,王莽被视为另类,他一面是儒学大家,当时儒生的偶像和榜样;一面却是后世儒生口中的贼,伪善奸恶之人。
西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既有治国之道,也有治民之术。治国它强调大一统,驭民强调道德高尚,而且标准上不封顶。因此,儒家思想就成为两千多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西汉后期的政权已呈衰败之气。尤其是汉宣帝以后,四个皇帝或荒淫无道,或年幼无知。社会人口激增,秩序混乱,政治黑暗,贫富差距十分悬殊。大量破产的农民变成奴婢依附于皇室、贵族、官僚、富豪。统治阶层过着奢靡无比的生活,他们花天酒地、纵情声色,却又满口仁义道德,从官场到社会上,虚伪奸诈的风气极为盛行。
由于政治上的混乱,西汉后期的权力基本被贵族、士家大族垄断,社会阶层高度固化。学习儒学的读书人向更高阶层流动的通道被堵死,他们迫切需要向上的出口,迫切需要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庇护他们走向光芒四射的权力场。而王莽出生和成长正是处于这一时期。
王莽出生在最有权势的家族—王氏家族。王氏家族凭借太后王政君(王莽的姑母)的扶持,权倾朝野。但王莽却命苦,从小父母双亡,不得已寄住在伯父家。因此,他并没有资本像他的堂兄弟们一样显贵,并过着声色犬马,奢靡异常的生活。
心高志大的王莽在这样的环境中想崭露头角,必须要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什么路才能助他成功?当时那是非儒学莫属!因为,西汉后期,以经治国的理念日益强化,儒生官吏都得是所谓德行过人的名士。以德治国,以德行政、以德为人会得到拥戴和歌颂。若能潜心学儒,并保持道德高尚,没准就能走向成功。
找到正确道路的王莽,于是就常常按照儒生的样子打扮自己,并在日常中克己恭敬、勤俭朴素。他勤奋好学,并拜当时的名儒陈参学习《礼经》。他还有意结交当时的名儒、雅士。同时,在家族内,他侍奉寡嫂,抚育兄长遗子,对叔父伯父毕恭毕敬,侍奉也十分周到。伯父大将军王凤生病,他精心护理,亲尝汤药,几个月不解带,蓬头垢面。
很快,王莽就因他的道德品行和儒学成就声名远播。在政治上也得到了伯父王凤的信任和支持,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政治的上成功,儒生们意识到王莽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大树,于是开始追随颂扬他。而王莽面对儒生们的追随颂扬也投桃报李,于是就更多的结交名士大儒,不断用自己的赏赐来款待儒士。
他给儒生大做好事,广修学校,增加儒生做官的机会。还在长安"为学者筑舍万区"。他更加克勤克俭,更加注重自己的声名和形象。最终后,他被儒生捧为了"圣人",从而也走向了权力的顶峰。
一个极端的例子。王莽的次子王获,因为琐事打死一名奴婢。这在西汉本不是什么大事,虽然朝廷规定不得擅杀奴婢,但私自处置奴婢的大有人在,甚至还有让奴婢殉葬的情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莽竟借此事逼杀儿子,这让他的声誉巨增,天下读书人无不视他为楷模。儿子的头颅,为王莽换来了丰厚回报,不仅赢得了"大公无私"的美名,而且还从解职在家的身份,一跃又回到了西汉权利的中心。
无论在官场还是在社会上,这时期到处都弥漫着一种虚伪的风气,每个人都在利用虚伪,每个人又被虚伪绑架。广大儒生和朝中大臣们上表为王莽封爵,王莽坚辞不受,儒生们不断劝进,甚至痛苦流涕,王莽才勉强接受。此后又请求为王莽加九锡(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据说是最高礼遇),参与请求的民众几十万人,公卿大臣上千人,于是王莽又勉为其难,接受了朝廷赐予的"九命之锡"。都是好演员,演的严肃认真,一板一眼。
当上皇帝的王莽,终于可以按照他的儒家理想治国了。他一板一眼,托古改制,所有举措皆来自经书,他入戏太深了,根本就忘了儒家思想用来治人可以,哪能用来治国。很快他的举措令民怨沸腾,天下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没有人再陪他演戏了。
王莽最终被乱兵剁成了肉酱,他留在史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是:"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把德赐予了我,那些汉兵能把我怎么样呢?"王莽忘了,用德可以服人,却不能用来防身。
学儒出身的王莽当了皇帝,当得不成功,最后身首异处,应该说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为了皇帝宝座丢了性命的有很多,王莽只是其中的一个。但王莽身后,我们发现历代文人评价颇有意思,对王莽的人品多以"虚伪"、"奸诈",对其获得政权也以"篡"、"窃"、"盗"、"贼"、"作逆"等词语。这些词都是道德评价范畴的,这反映了评论之人在政治上的正统观和道德观,一句话:就是政治正确。
按说王莽是儒学大成者,后世的文人也都是儒家学生,学习儒学的出了个皇帝,应该是天下儒生最荣耀的事,怎么却被骂了千余年而不得翻身。造反当皇帝的人不是很多吗?怎么儒家出了一个皇帝,天下儒生们却如此不待见他呢?
也许可以这样理解:王莽篡位当皇帝,这从儒家思想来讲就是不忠,是大逆不道。在儒生眼中,理想的忠君楷模都应该是岳飞、于谦这样的忠臣。
不知道王莽会不会时常被气醒,骂那些也是一板一眼、一脸严肃之人:你们咋比我还虚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