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 on, 没过英语四级,照样读懂英文原版书
CET-4,即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标准化考试,到今天仍然是大学本科生拿学士学位必须要过的考试。作为一名 70 后,曾经参加过这个 “ 国考 ”,差4分到及格线,当时还挺高兴,因为真是没复习的 “ 裸考 ” ,我说我是个天才。(请原谅我的臭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cabe3e78a85b4490.jpg)
自离开学校后,没有正儿八经地学习过英语,也没有在百分百的外资企业工作过,但很神奇,我总是喜欢讲上几句英文,一直以来英文都是我偶尔亲近、时而疏离,却总在我身旁的朋友。
25年前,第一本英语读物从同事的手中传到我手中,是一本简易英汉对照的《蝴蝶梦REBECCA》。
一边是中文,一边是英文,但看完中文后几乎就丢弃在一旁了,英文那一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阅读痕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04f4c0ac635a91d8.jpg)
第二本,还是来自于同事,也是简易英汉对照本,《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bc20453f79039bdc.jpg)
这本书真是得了我的万千宠爱,书角都被磨圆了。中文全部读完后,再回过头来读英文、对照旁边的中文,全书的每一个字都读了, 每一个生词就查词典,备注在旁边。
说到词典,199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了一本缩印本的《英汉大词典》,16开,重2400克,售价98元。在一位前辈同事的推荐下,1993年11月7日一个礼拜天,我特地换了几部车,赶到上海四川北路新华书店将它买到手,很抢手。犹记得那位同事说,嗯,等退休后拿着放大镜慢慢看,现在想来真要笑喷了,时代进步到如此境地,我一个手机里就安装了几部电子词典,又能发声又能笔记,这本大词典,几十年后不知能否成为 “ 古董 ” 给后人观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7c3f58977a34b3b5.jpg)
接下来这本书,《洋插队 A Chinese Student in America》,可以说反映了一个时代特点。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出国潮兴起。1981年美国开始在中国举办托福考试,自此,参加英语培训并自费出国留学的人数暴涨,为了报名,常常要通宵排队。该书作者于学功1989年3月落地美国,在书中他记录了留学 4年的学习和生活故事,这本 32 开的小书在十几年前相当畅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2e0a72124f59e32f.jpg)
以上都是简易读本,但真令我这个小学英语水平的人受益不少,因为读起来不费力、没有压力,并且尝到了 “ 英文的滋味 ” 。
接下来这本书,会令你shock,一本全英文的 <Why Men Don't Listen and Women Can't Read Maps >,大概在2000年,偶然得自一位国外客户,说是非常有趣就留给我了。
这是一本尝试用严谨的科学态度阐述男女差异和两性关系的书,有很多观点相当有趣,但是,我读得那叫一个痛苦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8cfda2f103194ca3.jpg)
生词,全是生词,又长又涩的生词。不知道花了几年时间,我才把它啃完。如果你现在问我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我还得仔细想想怎么组织语言,要么我忘记了,要么我根本就没有读懂,哈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86c6c854a6d684c3.jpg)
再接下来,这本书全世界销量最高,《圣经Holy Bibel》,都说人人应该有一本圣经,当然我的圣经要中英文对照的,惭愧,不经常读 ,上帝的话,当然值得研读一辈子。
后来我认识了Jonnie, 一位美国英语教师,她介绍我开始读一本全英文的书,<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 >,她还建议我用英文写每一章的读后感,我至今只读到第三章,太难了,上帝知道。
后来,又断断续续读过几本全英文书,有些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但是,相信凡入过眼的,都沉到心里了吧。
2015年,读了《上海生死录》的中文版,很巧,在女儿的大学里借到了英文版 < 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 , 可能是因为已经读过中文版,或者熟悉那些历史事件,当再读英文版时,我惊喜地发现,完全能读懂!
最近,读了 丁是丁 老师推荐的《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这本书也是由英文写成再译成中文版,这样我就找来英文版的读,很快全部读完了,觉得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a27a0b030faf5e68.jpg)
总结一下读英文原版书的一点体会:
1,选合适的读物,从中英文对照的读物开始,一本两本就够,让脑细胞预热一下。再选简单的不带中文的全英文读物,或者已经读过中文版大致了解其内容的,千万别找带有学术类信息晦涩难懂的来 “ 自毁前程 ”;
2,第一遍,快速粗读,手拿一支笔,一行一行扫过,遇到生词,用笔在生词下划线即可。生词不懂怎么办?靠猜,靠蒙,以及上下文联想,或者直接跳过,千万别停下来去查词典,直到扫读完整书;
3,再读第二遍,你会发现有些单词不用查词典,大致什么意思心里已有数了,但还是有些生词完全不明白什么意思,别急,拿另一种颜色的笔再划上一道线,等看完整页甚至整章再查。英语生词,你越想亲近它,它越不理你,但是同认中文字一样,一回生两回熟,等多看几眼就 “ 似是故人来 ” ,再去查词典,来一个彻底了解,这个词就记到心里了。读第二遍是收获最大的,就像突然发现新大陆一样。
4,为什么两次强调不要停下来查词典呢,就是为了要读得快。读得快,就容易产生语感,慢慢地熟悉英语的造句节奏、表述方式,有点水到渠成、其意自通的意思,这样才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尝到其中乐趣,有了乐趣,这件事才有希望更进一步。
5,直接忽略那些扫两遍也不明白的地方,哪怕读中文书,不是也有看不懂的吗,除非特别感兴趣的,才值得花时间精读。
6,请忘记什么词性、语法、句子结构、什么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统统不要,那些基础知识已经学过了,足够让你现在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英文中文都是这个道理。
Anyway,对于非英语专业、平时也没机会用到英语的人来说,学英语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付出才有收获,付出多少就收获多少,你愿意试试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5575/4b71ae6c39bcfde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