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本质:是连接,更是融合
摘自《互联网+ 从IT到DT》
1、“互联网+”的技术背景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并不断释放出数据流动性的过程。“互联网+”,对应的英文为“internet plus”,即不是加法(加号),而是“化”(plus)。互联网+各个产业部门,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通过连接,产生反馈、互动,最终出现大量化学反应式的创新和融合。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2、“互联网+”的内涵:不仅仅是信息化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互联网广告、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快的打车、淘点点所做的工作都是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只有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只有“在线”才可以实现数据的沉淀、积累、挖掘和使用。在线化的数据流动性强,不会像以往一样仅仅封闭在某个部门或企业内部。在线化的数据随时可以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其价值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互联网+”的内涵不同于之前的“信息化”,或者说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之前,我们把信息化定义为:ICT技术不断应用深化的过程。但是,如果ICT技术的普及、应用,如果没有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性,促进信息/数据在跨组织、跨地域的广泛分享使用,就会出现“IT黑洞”陷阱,信息化效益难以体现。但是互联网,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到来正在改变这一切。
信息化的本质在于“促进信息/数据的广泛流动、分享和使用”。这个结论源于信息的一个本质特征:信息的使用存在边际收益递增想,即信息/数据只有在流动、分享中才能产生价值;流动的范围越大,分享的人群越多,价值越大。而要实现这一点,有两个重要的前提:
信息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
适应信息广泛流动、分享、使用的组织和制度创新。
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认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技术一经济范式。这个过程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而第二个阶段是各行各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和收获(每个阶段各20-30年)。今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0周年,中国迄今已经有6.3亿网民,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通信网络的进步、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的广泛安装,为下一阶段的“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和制度创新,既是信息化的要求,也是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但现状是:我国目前的体制、制度基本上都是围绕封闭的信息系统建立的,无论是政府、行业还是企业,莫不如此,这也成为推进信息化的最大障碍。以医疗信息化为例,电子病历是病人的“就医全记录”,记载病人的基本信息、健康情况、问诊、用药情况。地区联网、全国联网对于提高诊疗水平、监督医疗行为意义重大,但各地进展缓慢,根本原因在于:原有的管理体制都是围绕“医院为中心"的封闭系统建立起来的,也相应形成了一整套商业模式、利益链条。实现真正的信息化,让医疗、就诊信息流动起来、广泛分享,会触动很多机构、很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会形成抵制。实际上,各地住房信息系统的联网也是一样。有一种说法.信息化最终将促进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如果信息化的结果只是将各部门、组织的权力固化,将原有业务流程IT化,那么信息化的效益可想而知。
因此,真正的“信息化”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安装,以及政策、制度的创新,促进各类信息/数据最大限度地传播、流动、分享、创造性使用,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广泛分享和使用,信息/数据才有可能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才能回归信息化的本质。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正在回归“信息为核心”这个本质。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看到的信息处理成本最低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天然具备的全球开放、平等、透明等特性使得信息/数据在工业社会中被压抑的巨大潜力爆发出来,转化成巨大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新源泉。例如,淘宝网作为架构在互联网上的商务交易平台,促进了商品供给-消费需求数据/信息在全国、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通、分享和对接:10亿件商品、900万商家、3亿消费者实时对接,形成一个超级在线大市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流通业的效率和水平,释放了内需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