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嫁房的风波.别让独立被“理所当然”吞噬

在当今社会,成长经历如同画笔,勾勒出每个人独特的处事风格。那些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可能成年后仍习惯依赖;而历经苦难的孩子,往往早早练就独立之姿,其中女性亦不在少数。家庭条件不允许她们娇养,于是在困境中,她们愈发坚韧,即便长大后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也能独自扬帆远航。
可再坚强的女孩,心底也有一抹柔弱,若生活顺遂,谁不愿被人悉心呵护、疼爱有加,谁又愿独自扛起买房买车的重担?只是现实残酷,这类独立女性在感情中,却常常遍体鳞伤。因为一旦经济独立,男方压力骤减,有些便妄图“吃软饭”,女孩越是帮扶,他们越得寸进尺。
吴慧彩便是如此。十岁那年,父母离异,她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要强,独自摆地摊做起生意,慧彩成年时,家中已有了店铺,日子渐有起色。成长于斯,母亲从小灌输经济独立的理念,告诫她唯有靠己,方能不被轻视、不受婆家欺。
上大学时,慧彩已然经济独立,学习虽不拔尖,但校外兼职让她收入远超许多毕业生。因羡慕学霸,当成绩优异的张雪刚追求时,她未多思量便坠入爱河。恋爱并非如电影般浪漫,多数时候张雪刚舍不得为她花钱买礼物,约会常选便宜餐馆,慧彩却并不在意,她体谅张雪刚家境贫寒,坚信毕业后努力,一切都会变好。
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未毕业时,生活开销多由慧彩承担,毕业后张雪刚闲赋半年,挑三拣四,在慧彩苦劝下才就业。职场看重经验,慧彩薪资远超张雪刚,这让他心生芥蒂,为求心安,便提出见家长、定婚事。
见慧彩母亲时,张雪刚两手空空,只顾吹嘘成绩与工作受器重,全然不顾他人感受,慧彩母亲心中不悦。但顾及女儿心意,母亲还是表态:“小刚啊,你们在一起我不反对,只要今后对我女儿好,我也会帮衬。知道你家困难,我打算在你们工作地买套房给女儿陪嫁。”
听闻亲家陪嫁一房,张雪刚母亲态度骤变,对慧彩百般讨好,急切想看新房。慧彩见婆婆年迈,心生怜悯,安抚道:“阿姨,房子手续未办完,办好就带您看。”
两月后,房子到手,慧彩邀婆婆来住。婆婆一进小区就抱怨不迭:“小区咋这么小,楼太高不安全,还没棵树,环境太差。”进屋后,眉头皱得更深:“儿媳妇,这陪嫁房这么小,我以后住哪?八十多万就俩房间,没个院子,你把它卖了,拿八十万跟我回村住!”
慧彩顿感委屈与愤怒,直言:“阿姨,这是我妈给我的陪嫁,您嫌弃也不能卖,实在不喜欢,我打电话让妈收回。”说着便要拨号。婆婆见状,立马陪笑:“儿媳妇,我开玩笑的,别让你妈拿走,房子挺好,我偶尔来看看就行。”
这世上,势利之人不少,他人相助,多因情分,而非义务。像吴慧彩母亲,念及儿女感情与男方家境,慷慨陪嫁,婆家却不知感恩,视之理所当然,甚至妄图卖房谋利。
女孩们,独立固然可贵,但务必守护好自己的努力成果,莫让真心错付,被他人的贪婪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