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马云点赞,感恩就这么任性!(原创)
为马云点赞,感恩就这么任性!(原创)
2月3日,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宣布,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马云公益基金,拿出2000万美元设立Ma-Morley奖学金计划。
这是32年前一个偶遇故事的结局,马云用他的真诚,让世界懂得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32年前的那个澳州人戴维,仅仅出于对马云渴望学习英语的好奇,用博爱之心为马云打开了世界之窗,引领马云走上梦想的道路。戴维在异国它乡以同龄人的兴趣,用他的长处去帮助马云,并没有想到会结出今天的友谊之花,更没有去想他的随手之劳让一个和他一样的少年成就了梦想!仅仅在西子湖畔的一次结缘,马云没有放弃,戴维没有忘记,两个异国少年用书信的方式交流学习,这份可贵的精神和品德,让今天的人们知道,无论是帮助过你关心过你指点过你的人,那怕是微不足道的帮助,毕将为你丰厚的人生画册描绘过精彩的一笔。
为马云点赞,感恩就这么任性!(原创)
1985年,戴维和他的父亲邀请马云去澳大利亚旅游,仅仅29天,让少年马云开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戴维的邀请如阿拉伯神灯,照亮了马云的梦想之路。在马云最困难的日子里,戴维用他仅有的微薄之力,慷慨解囊200澳元;那个年代,为渴望知识的马云支助的不仅仅是物质更多的是精神。为什么西方有一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今天马云的举动,就是懂得去感恩,用2000万美元去回报帮助过他的人,用感恩来倡导人类共同的文明。
中国有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但是,我们还不如蜜蜂和树叶,有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忘记了需要感恩。在被金钱迷惑的今天,像马云这样有格局的老板是越来越少,大部分已经被贪念迷惑了心,在中国赚钱在外国享受,忘记了自己的母亲曾经的贫穷;俗话说:儿不嫌母丑,可许多有点钱就狂躁的老板,还嫌弃自己的“母亲”没有信仰。
为马云点赞,感恩就这么任性!(原创)
在任何一个社会,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我们经常看到,跪拜佛堂前的人,凝视着悠悠的灯光,期望佛的保佑;那些站立在教堂里的人,手捧着圣经,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面对着上帝,但他们的内心是否会有感恩之心呢?
不懂得感恩的人,一般也缺乏爱心。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惟我独尊,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鸣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在中国,和马云一样有财富的老板很多很多,但大部分有财富的老板,因财富过大并钻进钱眼里出不来,和权力过重并沉溺权力欲出不来的人,一般更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因为这样的人会觉得他们是施恩于别人的主儿,大腹便便,习惯于昂着头走路,已经很难再弯下腰、蹲下身来,更难于鞠躬或磕头感恩于人了。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马云重重地谢了戴维不局限于一次,相信,他依然会走在感恩的路上。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马云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戴维的感恩,表达了对人类和谐共处的爱。
今天,我们要为马云点赞,他的感恩就是这么任性。
2017年2月5日兰州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