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应对三大战役的》

2021-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Roy罗恩

   无助引发无望。历史曾证明,丧失希望,即使未丧失生命,战争也即可拍板定案。

                                                                     -英国军事学家李德·哈特

   今天看了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

蒋介石和杜聿明

1、辽沈战役

    在大决战,为何在东北首先开始,而不是其他地方呢?书中写了:

     第一,当人民解放军还没有在全国各战场的军事力量对比上取得全面优势的时候,只有东北已经取得这种局部优势。

     第二,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境内人数虽多,但已被解放军有计划地分割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据点内,彼此间的交通线已被割断。

      第三,东北解放区三面邻接苏联、蒙古、朝鲜,没有后顾之忧,根据地又已巩固,一旦把境内的国民党军队消灭,百万大军便可长驱入关,使华北以至整个全国的军事局势改观。

       东北根据地,普遍掀起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分粮分地的斗争。同时,广泛开展了清剿土匪的斗争。农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是东北局势大变的深刻原因所在。

沈阳国民党特种兵集体投降

    毛泽东从辽沈战役胜利的事实中,很快意识到这使解放战争双方军力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是整个解放战争形势发生的重大转折,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他及时指出:

      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2、淮海战役

      解放军在这次战役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是: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实行联合作战。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长期同在南线,以往大体是在战略上密切配合作战,在统一指挥下联合作战这还是第一次。这对要进行比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规模更大的大歼灭战是完全必要的。

2、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的胜利, 在相当程度上已决定了平津战役的命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