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0:用例整体设计

2020-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soul心声_莉

系统切入点

目的:将大的功能模块切小的完整的功能模块,将不好把控的全局模块一部分一部分去吞掉。

思考的角度:从需求入手,以一个大的功能点或者流程线方式入手

方法:比如Web组件,一个登录或者一个注册就是相当于一个较为完整的小的功能模块,这个模块里面包含了归结为登录的流程线,业务功能以及多个页面。

  再比如安全中心,涉及到很多的功能点,但是它是以流程线为主导的,所以可能更需要从流程入手去切分。

图1:整体去切分可以细化的模块

 模块切入点如下:

  功能场景:

目的:完成正常的功能点的所有覆盖

方法:一般为分析产品PRD或者了解所有的流程线

思考切入点:1.是否前后端配置功能点较多  2.流程线是否很多  3.有无突出的功能点

图2:功能场景细化

前端异常UI:

目的:前端文案提示以及相应逻辑处理

方法:一般应用自己的测试方法,比如等价类边界值等功能测试方法设计用例并且结合产品自己的功能特性,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体验产品。

思考切入点:

  1.是否有把所有的后端接口返回值进行了合理化的文案提示或者处理

  2.前端的相关Js逻辑处理是否有合理。

图3:前端UI异常用例设计

服务器接口:

目的:进行相关接口测试

方法:一般根据接口文档,进行相关返回码的覆盖,根据需求进行等价类参数的划分,关键点在于参数的设计。

 思考切入点:

  1. 每个接口的正常以及异常参数校验(包含了参数缺失,参数格式错误等等)

  2. 所有接口的流程线or业务逻辑(比如一个风险帐号的登录流程等)

图4: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3.接口开关类验证(比如有些接口有控制开关等);

  4.接口依赖(比如某个接口依赖其他服务的接口,查看其他服务接口的返回是否都有做相应的处理等)  

 全局异常处理:

 目的:排除前后端,从系统层面考虑一些其他的情况

 思考的切入点:网络(过慢,抖动等异常提示以及处理),服务之间的相互依赖(服务器挂掉……),用户操作(操作超时,cookie失效,非法请求)……

关注点:开发团队是否有将异常全局性的考虑在内

文章来自于:http://www.51testing.com/html/97/n-372609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