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少林寺-十八罗汉》观后感

2020-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在2011那年

昨天看了的一部电影《少林寺-十八罗汉》。这是一部少林寺授权IP,故此想了解一下这部影片翻拍的如何。

影片讲述的是明朝年间,倭寇入侵;少林寺接到朝廷圣旨,选拔十八罗汉下山支授朝廷的故事。

影片前6分钟,还算成功。特别是选拔十八罗汉的场景,打斗场面很好看,让人有观影欲望。

影片在音乐方面,录制的不错。在影片开头,前1秒的音乐像极《少林寺》的主题曲《牧羊曲》,处理的很讨巧;在剧情方面,人物情绪调动的也很好。

影片的美术、摄影不错,画面质感很好。

影片时长90分钟,故事整体来看讲述的还是比较完整。

但整部影片,还是有些地方差强人意。

首先从人物上来讲,人物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不够有趣。比如十八罗汉的选拔过程过于简单,英雄的出场有些草率。再比如,有个露镜较多的小罗汉,从相貌、身材等方面来看,一看就是个小孩儿。与罗汉的身份,些不匹配;加上特写镜头并不多,更难和“英雄”联系在一起。

其次从场景上来讲,置景明显不够。比如,罗汉护送村民回到何家村时,现场只有被倭寇杀害的七零八落的尸体,并没有见到一般电影所出现的烧杀抢掠后倒踏的屋舍。再比如,僧兵报告倭寇数量说130多人;但镜头里出现的倭寇最多也就20~30人。

最后,影片的调性不够。影片的观影人群,显然偏男性化。而观影的目的,就是为了“爽”;为了满足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意恩仇。但影片有些镜头没有意义,如女村民给小罗汉分食;打斗场面还是有些少,而且每场打斗的时长也有些短;还有很多象结尾部分的慢镜头,把整个影片的勇猛、快节奏弱化了。

整部影片的制作投入显然不够,比如演员、道具置景等。

影片的观赏性一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