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之二: 曲则全‖中国式行为艺术之曲线达成

2017-05-03  本文已影响9人  明见苏Karen
无有入无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少则得,多则惑。

能柔曲弯曲的,故能自我保全保持周全。能认识看清弯曲的,故能自我纠正,从而走向正道。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机会自我充盈填补。懂得将现成的东西做到极致,就能驱旧更新。索取的越少,获得的满足感越丰实。抓取的越多,反而烦恼更是多不胜数。

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来说,曲则全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行为哲学。奉行的是一种曲线的达成方式,在如今的社会交往中也普遍的倾向于接受这样一种曲线达成的方式。

在社会生活中,它体现为一种强调集体主义弱化自主意识的普遍观点,常常要求个人委曲求全,顾全大局。

但我们一旦认可和接受了这种观念,会发现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东西都变得有点水月镜花的意思了。有点像延迟满足感,延迟了满足感,最后获得的满足感反而会更高。做人需要一点“曲”的艺术,也许我们在“曲”的过程中躲避掉的正是一些我们可以去避免的麻烦呢?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规避掉风险,又能达成目标,如此,何乐而不为?

我们有时候总想找到一些捷径,希望可以直达目的地。但是当我们产生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往往处于一种急于求成的浮躁当中,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弄得心力交瘁,也更可能因此陷入焦虑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就像泰山的之字形走道。普通的游客总喜欢直走直线。然而没过多久,必然就会坚持不住了开始断断续续的停下歇脚。而走“之”字形的脚工们,则能够以始终一致的速度一直向前。走“之”字形的路看似要爬的台阶更多,但是却保持了更多的体力能够坚持的反而越久。

“曲”是一种张弛有度的人生艺术,不急于求成反而得以周全。不如享受“曲”的过程,不也是一种收获吗?等当方向确定的时候,我们不再死盯着那个终点,而将注意力放在此刻,当下,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