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撒哈拉小晓文字君明月共光辉

羊肉泡馍的味道

2017-12-24  本文已影响134人  傻子的辫子
羊肉泡馍的味道

高铁把我们从牛肉面的城市拉到了羊肉泡的故乡。应该说还不到故乡,只能说是故乡的边缘——咸阳秦都。

这里离我的故乡风陵渡也就不到两百公里了,每次走到这里,都有一种快到家的急迫和亲切,似乎已经呼吸到了故乡的气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实际上根本没有来人,这座城市对于我来说依然是陌生的。

好在同事小闫是这个城市的,一座城因为有一个人而生动了许多。

现在人去哪里,都会首先关心那个地方都有什么好吃的,似乎恨不得尝尽天下美食。我们是一群俗人,当然也首先想着吃。

既然来了,西安有名的小吃羊肉泡馍是一定要吃的。尽管这里离西安还有一点距离,但也经过了古都千年的熏陶,味道兴许不一定会差。好久没有回家了,离家不远的地方也会有着故乡的味道,去饭店的路上我们的口水忍不住都快流下来了。

小闫说咸阳城市不大,虽然泡馍馆星罗棋布,但店面比较大比较好吃的羊肉泡也就两三家,他要带我们去的陈记老店就是其中之一。

许多有名的老店都有固定的经营时间,像这座城市的汇通面、二胖面都是晚上才营业,小闫说。

饭店的门是虚掩着的,还好并没有关门。推开陈记老店沉重的大门,还好,没有想象中浓郁的膻味。灯没有开,店里面有点昏暗。也许吃饭的人太多了,以至于椅子上的椅套有点起毛,且有些脏,像是被油污浸泡了很久。

“四个优质,一个素拼,一个肉拼。”小闫对服务员说。优质就是相比普通的,肉会多放一点,然后有可能多煮一会,小闫给我们介绍。

优质羊肉泡端上来了,果然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那碗大过兰州牛肉面的那种牛大碗,但碗里面的泡馍大概只有半碗。“这是泡了两个馍,”小闫说,“可以根据自己的饭量减少和增加,一般默认是泡两个馍。”

桌子上放有辣椒酱,可以随意添加。但不能加的太多,否则会很咸,因为羊肉泡本身就稍有点咸,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

随着羊肉泡一起端上来的还有一碟糖蒜。呼噜呼噜大口吃着羊肉泡馍,就着糖蒜,那味道,啧啧。

似乎少了点香菜,应该在上面放点香菜,我觉得。

旁边一个苗条漂亮的长发姑娘,也和我们一样端着大碗呼噜呼噜的吃着,完全没有淑女的斯文,和兰州的姑娘吃牛肉面一样,看来饮食文化是有地域特色的。西北的餐饮文化有个明显的标签就是豪爽。

这大概是第三次吃羊肉泡馍,我回忆着。每一次吃味道都会加深一些,像一本耐读的书,需要反复读好几遍,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第一次吃羊肉泡馍其实是在老家,当时对它的印象其实并不好。那时还是非典时期,我们坐火车回到老家的时候,天刚刚黑下来。几个人的肚子有点饿,可是街上的饭店都因为非典关门了,找了好久,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一家正宗羊肉泡馍馆。

不像一般写着所谓正宗的都不正宗,我后来才知道那家泡馍馆其实挺正宗的,正如店家委屈地说得一样,他应该是专门去西安经过专业培训的。

但我们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是正宗的羊肉泡馍。我们觉得羊肉泡馍应该是一碗乳白的羊汤,几个小碟子里面放着糖蒜、辣椒酱、香菜之类的,然后一个小果篮里面放着一个大饼。喝着羊汤,就着大饼,对,就是这样的。

我们把老板训了一顿,说你这是什么羊肉泡馍,简直难吃得要死!由于我们人多,七嘴八舌,把老板怼得无话可说。我们扔下钱,也没有吃,摔门走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可惜了那碗羊肉泡馍了,也委屈了饭店的老板。那时年少不懂事,等到懂得的时候,不觉岁月已逝,青春白发。

羊肉泡馍的味道

第二次是有一次和领导去西安出差,专门去了钟楼附近的回民一条街去吃。服务员问我们馍是机器切还是手工撕,我们不太懂,就说手工撕吧;服务员又问我们是让她们代撕还是我们自己撕,我们说那我们自己撕吧。本来这羊肉泡馍的馍馍是要用手细细地慢慢地撕成碎块,用羊汤浇上才会有味道。可是我们不懂啊,就把馍馍拿过来,三两下撕成几个大块,扔到碗里。服务员看着我们撕的馍,差点笑岔气。那是我第二次吃羊肉泡馍,仍然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尴尬!

今天,是我第三次吃羊肉泡馍,也是我第一次在咸阳吃羊肉泡馍,第一次在小闫的家乡逗留,感谢有他,让我们停留的脚步不是那么孤单。

像黄河从兰州穿城而过一样,渭河也从咸阳穿城而过。天色渐渐的晚了,去往泰国普吉岛的航班离起飞的时间越来越近。带着口齿留香的回味,小闫把我们送到了咸阳国际机场。

我又要开启人生的一个第一次了——第一次出国旅游。

人生总是在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中度过,也许我们的每一天都是人生的第一次。所以,常怀敬畏,常怀感恩的心,去珍惜人生的每一天,每一个第一次。

羊肉泡馍的味道

泰国普吉岛七日游  第一天  兰州—咸阳—机场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你挑战的其实只是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