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嫁给爱情的女人,过得会有多惨?----读《金锁记》
文|江晓白
01
和朋友聊天,她劝我尽量少读一些女作家的书,原因是:一般情况下,女作家的格局不大,长期阅读,我难免会被局限。
她的建议可能有道理,但私心上的偏向,我一时半会还是调整不了。
我喜欢李碧华粤语式叙述手法,利落又意义多样化,虽然深究下去,可能有语法不通的地方;我喜欢严歌苓化复杂心理活动为明朗故事走向的不拖沓,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就能把长篇累牍的心理描写给省了。
而我最喜欢的,是看张爱玲描写各种女性:《沉香屑第一香炉》中的交际花葛薇龙、《倾城之恋》中的拜金女白流苏、《心经》中的有恋父情节的许小寒,等等。
这一次,我们来聊聊《金锁记》中的变态女曹七巧。
02
《金锁记》是张爱玲创作于1943年的中篇小说,翻译家傅雷盛赞它“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
她本是一个单纯美好的女子,泼辣而富有风情,却不幸被贪钱的兄嫂嫁到了大户人家(姜家),成为美色和金钱交易的一枚棋子。
嫁人后,由于丈夫自小瘫痪(患有软骨病)不能人道,她在情爱无法满足的痛苦之中,爱上了丈夫的三弟、她的小叔;又由于出身卑微,她在姜家备受歧视与排挤。
性、爱、尊重、自由于她都是天边月,她凄惶地看着,伸手去捞,却是远远都够不着,也永远够不着。
被这惨白、凄凉的月色经年累月浸染后,她崩溃了,人格变得扭曲、性格变得冷酷。
没有嫁给爱情的女人,过得会有多惨?----读《金锁记》03
崩溃的七巧,开始把自己所遭受的磨难施加给比自己还要弱小的人----她的子女身上。且看她是如何进行“绞杀”的:
恋子:由于她自己年轻时未曾得到爱和性,因此她在成为家长之后,也不让儿媳妇得到。
为了不让儿子陪儿媳妇,她拉着他整夜陪自己抽鸦片;为了感官刺激,她逼儿子讲述和儿媳妇的闺房秘事,并肆意宣扬。
她这种在形式上占有儿子的行为,让年少夫妻的感情逐渐破裂。
妒女:女儿丢了褥单,她暴跳如雷去学校问罪,导致女儿出丑丢人之后放弃学业;女儿生痢疾,她不送医就诊,却劝她抽鸦片;女儿与归国华侨两情相悦,她百般刁难,直至搅黄婚事;女儿与华侨解除婚约后以朋友相待,她请华侨吃饭,席间“无意”中透漏女儿从小是个瘾君子,断送了女儿最后的希望和爱。
可以说,灵魂扭曲的七巧想拼命抓住一切、控制一切。
04
身为女人,七巧渴望爱和被爱,但她始终不曾得到。30年的压抑和摧残之后,一颗心伤痕累累、锈迹斑斑。
她在恨、悔、痛、累中作茧自缚,死死抓住过去不放,她要报复这个社会和那些伤害过她的人。但终究是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报复儿女们。
小说名字为《金锁记》,这个“锁”,我理解为七巧那千疮百孔的“心”。她从被伤害,到施加伤害,整个过程,人心、人性、利益、锁链,所有的自私和刻薄、恶毒和无耻,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张爱玲是想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物,她的人格是如何变化的,如何从一个活泼泼辣的市井女孩到一个深闺怨妇,如何从单纯无知到恶毒、到怨恨,如何一步步毁了自己,最终也毁了他人的人生。
七巧是可怜、可恨、可笑的,她什么都抓不住,也控制不了。
05
七巧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更是她作为女人的悲剧。
我想象着,倘若她不嫁到姜家,而是嫁给互生爱慕的同一阶层的男人,那她的命运不会是这样。起码会得到呵护、照顾,能享受到正常的男欢女爱,然后生儿育女、柴米油盐,就这样一辈子。
但她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她只是长兄眼中的“物品”,被拿来卖了换钱,从而走上“被食、自食、食人”的自我毁灭之路。
那个时代是一面镜子,照射出魔鬼、险恶和无耻,那个时代的人,都戴着面具,在情爱、利益、压迫和破坏里,各自存活、各自荒凉。
他们的觥筹交错、繁华和落寞、悲凉和悲痛,终将会结束,新的时代会到来,我们祈愿,一切都会变好的。
正如小说末尾所说: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是的,完不了,时代的潮流、进步、发展,这些还没完,也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