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个人随笔3
摘录《一年通往作家路》
个人随笔写作四步
1.选择和识别
选择一种经历,或者,让它选择你。你想写哪种经历?闭上眼睛,让经历自己来找你。闭着眼睛呆一会儿,倾听内心的声音。
对于哪段经历、哪个人、哪个地方、哪件事、哪种想法、哪种情感会让你有书写的欲望?哪种记忆浮现了出来?让它找到你。
当经历自己浮现出来,让它在你的脑海里渐渐显影:不一定是整件事,但是需要那段经历的主要部分。
蒙田写过:“每件事都有上百个部分、上百张面孔,我只选取一个……我并不会尽可能广泛地描述它们,我只是尽可能地深入。”
如果这段回忆能够吸引你的听众(或者只是你自己,如果你是一个人的话),那就写出第一稿。随心所欲地写。不要试图控制第一稿,哪怕跑题。
漫谈(meander)对于随笔写作来说是个好词。当你写一段经历的时候,一个想法会自动过渡到另外一个,就像河流那样,蜿蜒曲折,不断回旋直到抵达最终的出口。
2.展示
现在在第二稿中展示这段经历,看看通过场景描述展现了什么内容。乔伊斯·卡罗尔·奥茨[1]写过,以前的文章形式多重于修辞,而现在的文章则多重于影像化。
要牢记文章第一句的重要性。它会使读者感兴趣吗?第一个词能抓住读者吗?
想想下面这些讲故事的元素:
——人物性格设定的特殊细节
——紧张感和对白
——情节:叙述技巧
——启示/解决办法(主角,文章中的“我”,必须要寻找的事物)
根据主题,做一些研究,争取带给读者新的信息。最好能从自己的思考中找到新的视角。
在《个人随笔的艺术》中,菲利普·洛佩特写道,一篇文章要有起伏,它需要挖掘,然后呈现出比开始时更多的深意。
这就是第二稿——开始想故事,开始想场景。
3.润色
慢慢开始打磨你的文字。在第三步,要让你的文章引起共鸣,就像诗歌那样。想想诗歌的元素:
——想象力。重读你的文章并寻找意象。意象是你能够描绘的任何东西。找出你文中的意象。有多少是明喻(用诸如“好像”或者“仿佛”一类的词引出),或者是暗喻(不用“好像”或者“仿佛”)?选中一个比喻。如果是明喻,就把它写成暗喻,极力拓展它,使它能够唤起某种更深层的含义。这种方法类似于象征,可以将某些不可见的想象变成视觉化的符号。
——节奏和韵律。把你的文章大声朗读出来。找到重复的词、重复的音调。找到那些听上去就像它们所描述的东西那样的词(这是找到拟声词的简便方法)。同时注意聆听音调旋律,技术化地处理那些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韵律和节奏。它听上去流畅么?谢默斯·希尼[2]把这种元素叫做“诗歌的电流”。
——升华。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升华主题。这段经历要表达的核心是什么?事件背后的真相如何?在《烧毁的诺顿》中,T.S.艾略特谈到了处在旋转世界中心的那个静止的点。在你的文章中这个点在哪里?通过精炼升华,对经历提纯处理,你就能发现其中的精华所在。
当然还需要写第三稿。
4.等待开花结果
把你的文章先放在一边,至少隔夜——最好过几天甚至几周再看。我写一篇个人随笔要花个把月。
随笔写作(四个步骤——四个层次)
1.选择并识别(第一层次)
——选择一段经历(或者让它选择你):一次事件,一个地方,一种观察,一种情感
——聚焦并架构(“每件事都有上百个部分、上百张面孔,我只选取一个……”——蒙田)
——收集信息(透视这段经历,将其置于公共生活中)
——自由写作第一稿(“随笔漫谈可以揭示隐藏的轶事。”——迈克尔·德普)
2.展示(第二层次)
——展示经过,写出场景(“以前的(随笔)形式多重于修辞,而现在的文章则多重于影像化。”——乔伊斯·卡罗·奥茨)
——戏剧化:(故事写作元素)
(1)设定场景及人物(润饰描写,明确细节)
(2)紧张感(通过行动及对白,强化张力)
(3)高潮/情节设置(“文章要有起伏,就好像在挖掘什么。”——罗佩特)
(4)启示/解决(主人公有所发现)
——运用故事元素写第二稿
3.润色(第三层次)
——从个人化转变为普遍化(“将每个个体都视为一个微观世界……使个人经验具有普世性。”——多丽丝·莱辛,制造更深层次的共鸣)
——详述(诗歌写作元素)
(1)意象(明喻,暗喻,象征)
(2)语调(节奏,韵律,“诗歌的电流”:押韵、排比)
(3)升华、提炼(“在旋转世界中心的那个静止的点上……”——T.S.艾略特)
——运用诗歌元素写第三稿
4.等待开花结果(第四层次)
——保持耐心(“万事皆需孕育方能诞生。”——里尔克)
——修订(再看一遍):开头/结尾,细节,戏剧张力,对白,意象,节奏,主题
——删改:长度,句子/段落结构,动词,冗词,画面感
——评论(作家小组、工作坊的价值所在)
——市场:网络,渠道(“随笔无所不包……”——安妮·狄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