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八十年中国乡村变化一角
看了一下午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一本难得不枯燥的社科类图书。
《江村经济》:八十年中国乡村变化一角之前曾在火车上借阅过费老的《乡土中国》,虽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却仍然道出很大一部分现今乡村的情况。
《江村经济》比《乡土中国》细致很多,它以江苏吴江市的开弦弓村为例详细客观地描述了当地农民的家庭、生产、经济、财产等诸多方面的情况。1936年的中国与8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太多相似之处。
1、家庭关系的同异
该书中的家庭,基本设定为父母、子女、孙辈。与独生子女家庭不同,此时的家庭中三五个孩子比较正常。先说家庭的依附性,书中家庭的依附性很高,所谓“养儿防老”大抵是那个时候最真实的写照,父系单系继承的模式下,女性地位低下,溺死女婴现象多,男女比例失调,男性偏多。
相比较21世纪的现在,家庭依附性明显减弱很多,父母子女的关系更加独立,比较起家庭财产均归父母支配的1936年,子女独立财产意识强化,“成年”的界限从成为壮劳力变为开始工作,子女生产所得交归家庭分配变为自由支配。实际上这种转变也没有太久,我所属90年代所生的这一代很少需要将工作所得交予家中,但父母这一代(60、70后)仍然存在,不过性质上似乎有些变化,江村经济的财产支配模式纯粹为家庭支配,所得的形式也是耕种及养蚕业的收成,但父母的交纳更像是家庭的补助,用于支持家中老人、小孩的生活教育所需。
而女性地位,原本在我印象中应当渐趋平等,但随着这两三年看到的现状,地位有所提升,却远没有达到我想象中的状况。溺婴弃婴现象近些年很少见了,但90年代仍然有,实际上我小学时候就遇见过弃婴爬到路中间被车碾压的惨状。而弃婴到较为富裕家门口的事件彼时也不少见,只不过对生命更加尊重了。关于女性没有财产继承权这个现象在目前的家庭关系或者说法律环境中应该不多了,不排除心有遗憾的家庭,但是将财产馈赠族中子侄而不是家中妻女的状况目前我还没有见到过。
2、亲属关系的分化
江村经济中的家庭相对大家庭,到它描述的1936年受到现代工业的冲击,妻子的角色从完全家庭附属的角色中一部分抽离,亲属关系已经开始从大家庭往小家庭分化,父母的权威下降,婆媳的关系中指导副业生产的部分丧失了,媳妇的角色开始走入工厂,而养育孙辈的责任部分由上一辈承担。
就现在乡村的状况,这种亲属关系的分化趋向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儿子、儿媳外出工作,而上一代人几乎全权承担照顾孙辈,直到孙辈2—3周岁,有代价的学前教育开始分走一部分时间里的照顾责任。这也是留守儿童的基本成长路线。
3、教育的意义
江村经济中由于教育对于生产几乎看不到明显的作用,虽然有教育机构并且实行六年教育制度,却没有发挥其实际的意义,一切以生产为主线。
这应该是变化极大的一部分了,教育在现今乡村家庭中的地位很高,经济上已经能够满足家庭所需,孩子带来的生产价值微不足道,教育便占据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一部分原因是阶级固化的现象明显,教育是相对最容易实现阶级跃迁的途径,另一部分原因受到儒家士农工商观念影响。
当然,同与异其实很多,例如乡村中外来家庭的地位,走街串巷的小摊贩与赶集习俗,婚丧嫁娶的礼仪……当然,所写的很多东西不过是个人感受,既没有支撑也没有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