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年过半百,踩过的坑,数不胜数。
先是健身坑
四十岁左右,参加某次培训课程,中间进行跑步训练时,突然发现自己腿脚已经不是十分灵便了,跑步过程中稍不留意就会磕绊。明白了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了的同时,也产生了健康焦虑。
于是,开始在网络上收集各类瑜伽课程,同时还去某个相对高端的健身房办理了健身卡。
那个时候健身年卡两千左右,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不仅给自己办理一份,还办理了多份送亲戚朋友。
年卡办理后,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激活开卡,因为当时售卡工作人员说的就是从开卡之日算起一年内有效,所以我一直觉得时机还不是很成熟,就没有着急开卡。
但是,等到我偶尔想去锻炼一下,准备去开卡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卡已经过期!这事一下子大大滴出乎我的意料,我根本没有开卡,哪来的过期?工作人员又来了另外一种解释,说售卡后一个月之内自动开卡!这与当初售卡的说辞完全不一致啊,气愤之余,我找到售我卡的工作人员,让他给我当面解决。小伙子态度倒是不错,告知我,姐,我现在已经是高级私教了,这样吧,你购买我六百八十元的私教课,我再重新给你开张卡。估计我当时也是气晕了头,竟然同意了他的建议,乖乖的又花了六百八十元,然后重新开了那张卡。
不过,毫无悬念,从那以后,我仍然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健身房一次,所有的课程都是白买,包括我送给亲友的那些卡,他们也一次没有去过。
所以,健身房的会员卡储值消费,是需要我们理性对待的,据业内人士讲,这种从不消费的会员,就是健身房的最直接利润点。
再就是美容美发坑。
三十多岁起,我便开始了与各类美容院打交道。最初,一般年消费几千元,坑还不是太明显。后来,不知从哪年开始,美容师的业绩考核不是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了,而是用售卡业绩取代了服务,从而导致了在美容师的强力售卡忽略服务中,顾客的体验极差。
曾经在某个平台上看到这么一条信息,大意就是美容师售卡不成时,鄙视顾客抠门,对顾客出言不逊引发冲突,形成关注热点:美容师赚钱能力到底如何强大,才能鄙视来消费的顾客呢?
更何况,售卡成功时欢天喜地,后续服务时却单方面降低标准,改变模式等等。
我曾经在美容师的推荐下,会员卡储值,赠送几次服务。当我储值后,服务还没有来得及做,该美容机构爆雷,会员维权之路,漫长且遥远。我直接认了栽。
美发坑与美容坑大同小异。
上面这俩坑还都是小打小闹,最多就是体验不爽。真正的巨坑是投资,这才是个人和家庭的灭顶之灾。
幸好,我已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