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刀法篆刻讲堂四十七
篆刻艺术是书法艺术与雕刻艺术的统一体,而这其中最重要的纽带就是刀法。历来的篆刻名家无一不是对书法同时对刀法有着高深的造诣,所以一般篆刻名家都有两支笔,一支毛笔,一支铁笔。古今印史关于治印刀法的著述很多,其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也有很多无稽之谈。
很多印人对刀法存在很片面的看法。有人认为刀法神乎其神,得之只言片语便奉为金科玉律,甚至注释某印为某章法所成,非某刀法不能成此印。稍微有点哲学常识的朋友都该知道这是教条主义的误区。另一种则是对历代刀法采取完全否定之态度,认为历代刀法之论,多巧立名目,对古法嗤之以鼻。相信稍有些辩证精神的朋友都知道这两种都太过极端了。也许你会说哪有这么极端的人呀。笔者曾记得有段时间吴昌硕所用之刻刀都被奉为篆刻必备,笔者这便是一例,有些太过了。甚至如今网上购买刻刀,你还可以看到吴昌硕同款或者专用的字样,虽是广告之原因,但是管中窥豹,笔者所言之极端现象还是有的。殊不知吴昌硕治印,刀法富于变化,其用刀在借鉴钱松切中带削和邓石如、吴让之的冲刀法同时,使用圆杆出锋钝角较粗厚的刻刀,运刀时腕力度加大,硬入直切,顿挫涩行。巧妙的将钱松、吴让之二家的切冲法相结合,是根据自己的刀法选用的刻刀。
刀法,大多数是历代印人经验的总结,当然与其他艺术形式类似,难免其中夹杂了文人故弄玄虚之谈。我们学习继承,既不要囫囵吞枣,迷信大师,更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结合自己的实践,实事求是,从中取其精华,以为己用。《毛泽东论文艺》中曾言:“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送进唾液肠液,把它分解成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身体有益,决不能毫无批判的吸收。”虽然已经是半个多世纪过去,笔者仍然觉得这段话对如今的篆刻艺术,乃至其他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刀法,一般讲起来分执刀、运刀,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环是刀法与笔意。笔者一直说无论诗词歌赋,书画篆刻,中华文化更注重的是意境。你的刀法能否将你的书法笔意表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初学的时候,会重视形似,这没有问题,可是一定不要忽略笔意的部分,因为那才是精华,是核心。
执刀
我们在之前已经介绍过执刀一般有执刀或称捏刀和握刀。执刀直接影响刀法的运用,如同书法的执笔一样,原理是相通的,但是与执笔又有不同。
例如执笔写字,笔杆须要竖直,但是执刀的时候刀杆宜横斜。又比如执笔写字需要悬肘提腕,那么执刀则不然。
执刀以拇指、食指、中指紧紧捉住刀杆,无名指与小指紧辅于后,这倒是与执笔类似,且执刀也应指实掌虚,以便运转自如。笔者认为执刀刻印,并不要求人人相同,需要因人而异,也需要因印制宜。如你刻治一方粗白文印,开始会用冲刀法,执刀如执钢笔类似,较为平卧,而修改时,可能会用切刀法,那么执刀略微平直些。苏东坡在论书时曾言:“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我觉得用在解释执刀之上也颇为贴切。所谓虚实,即掌空指实,运转自如。
运刀
不论何种执刀的方式,都是为了便于运用,以求表现出文字的意蕴笔意。运刀的关键在于运力,如写字之时的提按顿挫、轻重缓急一般,全在指与腕间一般。运刀入石之前,应该视字之大小、文之朱白、笔画曲直,来区别对待。印小则运刀不宜过重,宜用指力,同样对待短笔画也应如此。刻巨印如同写大字一般,需用全身之力,灌于臂膀,运之肘腕,着力于刀锋。
运刀之时,锋口与印面的角度,一般以平口刀论,入石角度在四十五度左右,也要根据你自身的习惯,在实践中掌握、融汇、贯通。刀尖与刀锋的运用亦是如此。
历来印人谈论刀法极多,主要也是讨论运刀。有些在笔者看来比较不切实际,甚至玄之又玄,有故弄玄虚之嫌。
例如在说平刀法之时,就有不同的说法且差异极大。有说,“平刀法,又称复刀法,系专为刻朱文起地子用的。用刀平贴印底去铲。”又有说,“所谓平刀,刀宜用平口。以刀由右向左横进之法也。”刻过一些粗白文印或者朱文印的朋友应该知道这说的是设么刀法了吧,就是将双刀法中间的部分铲去,更有甚者有说:“平刀即覆刀。刀放平若贴地以覆,谓之覆刀。”看到这些众说纷纭的前人对刀法的讲说,不知道大家的感觉如何,笔者只是很遗憾他们都没有留下照片或者影像,因为真的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
对于挫刀、滞刀、涩刀的说法就更加多了,有的虽然说法不一,但是实质指的一种刀法,则更加的众说纷纭,甚至本人的一部书里,讲法都不相同,甚至前后矛盾。至于飞刀、舞刀这些貌似高深,实则让人感觉不知所云。
但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刀法,是无固定之法的,甚至连所用的刀也没有固定之说。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既不迷信古法,宜不凭空想象,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刀,适合自己的刀法方是正道。比较可惜的是如今我们用的刀,大多是统一的制式,很少能为自己量身打造一把刻刀了,那么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笔者一直最为喜爱的刻刀是之前一朋友找人在工厂找工人磨制的。如今还是有一些地方有专门为人定制刻刀的,如果大家练习有了进展,以后有机会应该有自己特制的刻刀的。
在实际的运用之中,入刀一般有单入、双入两种,那么也就不外是单刀、复刀两法。运刀主要是切刀和冲刀,亦有冲切结合之法。个人用刀习惯不同,那么由内向外还是由外向内则因人而异。实际上两种刀法只是在用刀时略有不同。冲刀刀杆略卧,发力较猛,多用于笔画流利处,切刀刀杆略直,用力较轻,向下直切,节节前进,如切物状,多用于笔画坚实处。
那么切刀和冲刀皆可用于单刀、双刀或者补刀。单刀一般多用于细白文印,双刀则多用于粗白文印及朱文印,补刀多做补充修饰之时。
关于单刀双刀,大家不妨多看一些边款,可以更加容易理解。至于冲刀可以欣赏下齐白石先生的作品。
任何一种技法,均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与偏好的改变,必然会有新的技法孕育而生。治印的刀法亦是如此,有的印章,笔画与边格皆有斑驳,而不露刀痕,这是孔白云先生总结出的一种击边法,前人典籍中没有记载,为今人所创。近来更多的新的技法在孕育,这是一种趋势,且不论好坏、高低,我们都应该努力,反对墨守成规,为篆刻注入新的活力,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刀法与笔意
刀法是为了表现笔法,笔法通过刀法来体现,两者各有特性,而又相辅相成。我们一再强调,笔意是主导,是我们所追求之意境。刀法要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其特殊的作用。毛笔在纸上表现出的各种线条,虽有“力”的体现,但是基本是以柔美、潜在的方式,而铁笔在石上表现的线,产生了一种具有金石味道的铁笔书。如果只是注重刀法,忽略笔意,那么作品一定是趋于呆滞的,反之亦然,如果只重视笔意,不注意刀法,会过于修饰而失真,那么就无法求得书法上浓淡枯湿等效果,更谈不上发挥两者结合的特长了。
如我们之前所言,如今有许多新的刀法,也是良莠不齐,当然其中有个人的欣赏偏好的影响,但是,刀法该是为笔法服务的,是章法、字法、笔法的表现工具。字的笔画有粗细,笔向有上下左右,笔势有抑扬顿挫,笔趣有方圆轻重枯润,神韵有刚柔坚韧秀涩,且不可强字以求刀,削足以适履。让刀法依笔法而存在,笔法靠刀法来传神。
《篆刻针度》:“意既主笔,则笔必会意;刀既管刀,则刀必相笔。如笔娇为转换,是笔不如意矣;如刀乱出破碎,是刀不依笔矣。意超笔外,刀藏笔中始得。”与大家共勉。
历来能够独辟蹊径,开山立派的篆刻家都有各自独到或者擅长的刀法,并且诠释其书法的特点,从而形成各自印章的独特艺术风貌。西泠印派的创始人丁敬,刀法以切刀为主,节节碎切相接,断断续续,若断若连,笔意厚重、生涩之感,印面清刚朴茂、古拗巧拙。
这里的两方印是丁敬比较柔巧的作品,但是也可以从中看出意在刀前。浙派其后的蒋仁得其醇厚,黄易得其秀朴,奚冈、陈鸿寿等的篆刻也各具特色。
西泠四家之蒋仁印章 西泠八家奚冈印章 西泠八家赵之琛“美意延年”和“三神山游客”是清代篆刻家黄士陵的印章,黄士陵治印多取秦汉金文,章法随字形穿插,刀法多利刀深刻,白文多冲刀,字画光洁平直,挺劲有力。
而我们已经一再提及的邓派的创始人邓石如,吴派的创始人吴昌硕,则各自用自己擅长的刀法,将自己的笔意融入印章之中,都在篆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要说一见便知作者的当数近代的齐白石大师,书法得力于《三公山》,刻印多用单刀切入或冲凿,故印文尖锐凌厉,别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