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题记
(一) 家乡,你好
2017年2月21日,早春的雪几乎覆盖了整个齐鲁大地,沿一路火车,白茫茫一片尽收眼底。那时,我在上学的路上。
2017年7月12日,中夏的热浪好似催发了山东半岛的生机,沿一路火车,绿油油一片,甚是惬意。此刻,我在归乡的途中。
我开始渐渐懂得,以后真的是“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了。
每每想到这儿,那颗漂泊于异乡的求学之心,不自觉地畏缩起来,更是想家了。
总是在火车一到站的时候,思家之情就酝酿到了高潮。可它却又像股暗流,表面平静其实内里早已汹涌澎湃。
穿过车厢,与无数个离家或归家者擦肩而过,他们的心情是否与我那时或这时的心情相同呢,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大家心里是有点期待的。离家的人期待着再回家,回家的期待着到站。毕竟,这条连通着家乡与异地----包含着几百里羁绊与日日夜夜的思念的冰冷铁轨,太过漫长啊!
头顶着夕阳,一脚踏上家乡的土地,厚重踏实之感油生。我情不自禁地站在桥上向下望去,忙碌的人们来来往往,参差不齐的车辆川流不息,街道上扬起的灰尘让阳光装扮成了点点金砂,温暖着红尘中的心灵。忙而生乐,乐因忙生。小镇的人们,用行动诠释了幸福的含义。我也仿佛看到,母亲的身影在人群中若隐若现。猛然地,我意识到,某天的这个时辰,那些我不在这个小镇的日子里,母亲一直在这些固定的轨迹上栉风沐雨。我更加地热爱这片土地了,更加地思念我的家了。一句“家乡,你好”,默默地从心底涌出,最终通过那朦胧的双眼投注到远处的人影与土地中,渐消渐远.....
(二)老家
大约从四年前起,我的家就从农村搬到了这座陌生的小镇里——县城的中心。相比之下,让我牵挂更多的,是我童年的那个家——我的老家。
在小镇住了两天,终于得空,便迫不及待要回家。即使天降暴雨,也不能阻挡我回家的步伐。然有幸乘友人请客之便,搭了他的顺风车,到家才不至于成为落汤鸡。
老家,似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前去。无论某时,某地。
掰掰手指,离家已竟半年。当我再见到老家的爷爷奶奶时,心里有点酸酸的。奶奶的头发多了几缕银丝,爷爷的皱纹也愈已见深。在我看来,他们仿佛是突然就变老了。可这半年之隔,怎会堪比半世纪之久呢。
转念一想,我大一也已经结束。马上就是大二,转眼间就毕业找工作了。我盼望着这一天早早到来,我真心希望这一天永远别来。时光啊,时光,还是慢些吧,别让他们变老了。
(三)现在不是从前
怀着眷恋与不舍,坐上了去县城的火车。
正当我惆怅于与老家的告别之中时,车上上来一个人。
我定睛一看,是小学数学老师。仍然清晰地记得,他那个时候对我很好,总是跟我妈夸奖我,我也被他的和蔼折服。
八年之久,他还是那么年轻。
我激动不已,叫出了一声“老师”。
他坐在了我的右边。和我寒暄。
后来,无话。
再后来,他又到前面的一个座位坐下,我望见的,仍是当年那一丝不苟的端坐状。
车到站,他下车了,我想说声再见,却如鲠在喉。
想到卢思浩的话,大致是“我只喜欢当年的那个你。”
而我想说:“现在不再是从前,当年也只是当年,那又何须多言?”只须铭记,记忆,仍在美好的流年中流转.....
只须知道,记忆,还在美好的流年中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