彧少爷的暑期日程

羲小姐因为是初升高,所以这个暑假她相对来说比彧少爷轻松一些。放假前,彧少爷自己数过,辅导站、游泳课、跑步、英语课、羽毛球,他说自己有五个课程,暑假会累死。我前两天拍了一张图片,是羲少爷的几个袋子,对应他的几个课程。
早上八点,去辅导站上课,一个上午。
十一点半回家,吃饭,给他安排午睡,他大概率不睡,所以下午一般他会不停地折腾,但是相对来说,下午是他比较松散的。
五点吃晚餐但是不能吃太饱,因为六点半要去上游泳课,如果不早点垫一垫,又怕太饱游不动,又怕太饿没力气。
七点半下课,在泳池换衣服,然后直接赶七点四十五的英语课,一般来说因为游泳课会拖堂,所以英语课一般会稍迟到。
十点十五分左右,英语下课,直奔跑场,在跑场外换上跑鞋,开始了一天最后的一个项目,跑步半小时到一小时,等到回家的时候,大概是晚上十一点二十分左右。
如果中午去爷爷奶奶家吃饭的话,他大概是早上八点出门,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回到家,这开机时长,比一个上班的成年人还要长一些。
也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课程能如此无缝连接到一起。晚上十点十五分去接他的时候也在想,不然咱就回家吧,不跑了,洗个澡然后早一点上床睡觉比啥不强呢,但是转念一想,小孩子其实没什么小心思,带着他去跑步,在跑道旁换鞋子的时候,他似乎也很高兴,跑起来之后,他也同样很高兴——所以,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小孩子其实是不懒惰的,真正懒惰的是大人——以关爱之名,行慵懒之事。
我们会说,他们太累了,还是多给他们点时间休息,于是我们就把他们带回了家。我倒发现,他到家了也不会立刻休息,他要看一会电视,玩一会手机,或者吃点什么东西,然后才肯去洗澡睡觉。而最后的这一场跑步,已经持续了100多天才养成的这个习惯,我正用它来侵蚀他玩手机看电视吃零食的时间,将这一段小闲置的时间,给转化成更加积极的时间。
潮汕的老人总会说,后生仔,力时使时有。我倒真问过他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们说,年轻人,把力气使完了,睡一觉醒来,不就又是浑身有劲吗。想想似乎也是。
人的懒散其实是天性,我一直这样觉得,在远古时代,保存体能的方式只有两个,一个是多摄入更多的养分,另一个则是少损耗已经储存的能量,只有这样的一种模式,才符合生存之道,才能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更好地存活下来——所以,这其实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本能——贪吃与懒惰。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基因里的欲望会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我们变得更加贪吃,也更加懒惰,这不需要理由,同样不需学习,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并且终身缠绕。
克服,这意味着违反天性,意味着你要与你的本能天性抗争一生。你有没有试过这样的场景,你的理智告诉你,运动是健康的,对你是有好处的,但是你的身体完全不想动,所以就算有一万个理由,你终究没有动一下;又或者你明明知道多吃这一顿夜宵会让你今天一天的运动付诸流水,但是你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手上的筷子,终究还是把它给伸了出去。
我的人生也许谈不上有多么进击,纵然我每天都在想,怎么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所以,假如彧少爷能从小就做一个更优秀的人,我不应该成为他进击的人生路上那一颗绊脚石。
看着彧少爷每天的这个日程表,这两天确实感叹颇多。人过中年方觉人生苦短,想学的本领,想读的书,想做的事,想看的风景那么多,而我开始感觉时间似乎不够我那么不停地折腾了,有时候也在想,如果从小时候,就懂得珍惜时间的话,如果从小到大,多一点紧迫感的话,也许是不是,人生虽一样苦短,但是却因为更有效率更加进击而变得更有意义了呢。
没有懒惰的小孩,可能只有懒惰的家长吧,所以懒惰的小孩是如何养成的,大概是因为懒惰的家长带着他们一起懒惰最后就同化了吧。彧少爷有某些很好的品质,但是想想,大概所有的小孩是不是都有一些优秀的品质呢,羲小姐小时候何尝不是这样,我们说走,她就走,我们说停,她就停——在他们还会听我们指挥的时候,也许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保持积极,保持忙碌,保持向上进取的惯性,也许长大了之后,他们可以变得更优秀,不是吗。等到他们都进入青春期了,再也叫不动他们的时候,我们也许就应该放手,放任他们的惯性向前了。
旧时俗语说,三岁定八十。虽然也许不一定真能这么准,但是它还是有些道理的。小时候养成的惯性会一直将他们往前推进,而这是最基础的东西,就像是复利的操作一样,起点高一点,可能往前滚动的基数就会大一点点,那么日积月累之后,其最终的效果就会呈现出也许是量级上的天差地别。
这几年我的观点似乎也在慢慢改变。记得羲小姐小时候,我总说,让她去玩泥巴,让她去疯玩,让她在什么年纪的时候做什么事……但是这两年,我感觉是不是要把培养习惯的年纪往前推一推呢,别让我们自己的慵懒,耽误了他们的勤快呢。
有时候我倒也觉得,我似乎逼他们逼得有点紧了。自己觉得苦短的时候,就想去剥夺他们的乐长,这也许也不对——好吧,我反省。做更好的父母,加油。
彧少爷也许会不会觉得,等到开学了,一切也许反而会变得更轻松了些呢。
以上,2025-08-04 16:36:23;乙巳蛇年癸未月闰六乙巳十一。
头图由Leonardo Lucid Origin 大模型生成。PROMPT: a dark silhouette transparent logo of a human figure wearing a traditional hakama garment, practicing aikido in a dynamic pose, with subtle gradient effects to convey movement and energy, set against a neutral or dark background to emphasize the silhouette, with the human figure's facial features subtly defined, wearing a serious expression, and having a medium to dark skin tone, and the hakama garment flowing around the figure's legs, with the logo's transparency allowing the background to slightly show through, giving it a sense of depth and dimensi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