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简析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2310天 2024—10—20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于1925年秋天,是毛泽东自韶山赴广州开展革命工作,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写眼前之景和心中的感慨。根据内容可分为三层:
前三句是第一层。开头一句,作者为自己设置了一个绝好的抒情视角,把自己作为抒情主人公,直接引入了作品。“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人物、时间、地点、环境,寥寥几笔交代清楚,使人眼前宛如展开了一幅图画;一位青年革命家满怀对国家时局的忧思和革命的激情,独自站立于湘江之畔的橘子洲头,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凝望沉思。因为“独立”,才有后面的“怅”和“忆”,因为“独”,才更感到天地之辽阔,才易于勾起对百侣同游的思忆。“独立”将抒情主人公置入了画面,给了他一双凝神眺望的眼睛,自然而然便要“看”。一切都在“独立”之下发生。
从“” 看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是第二层。“看”是一个领字,总领七句,由一个“看”字带出了下面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秋景图。远望群山层层叠叠的树木遍染红色,近看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红色是一种最厚重的暖色,能够激发人昂扬奋发、热烈的情绪。词中先是“红遍”而后是“尽染”。下面又是碧透,红得如火,绿得澄澈,“遍、尽、透”这几个程度修饰词,用得十分精妙传神,将深秋的色彩渲染到了极致,这既是作者面前的客观景色,也是作者主观情感的外化。只有对祖国、对故乡热爱至深的人,笔下的描绘才会如此充满感情,山、林、江是静态的景物,舸、鹰、鱼是动态的景观。而“争流”“击”“翔”几个动词具体阐释了“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竞”字,同时也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积极进取的心态。江舟要奋争前行,雄鹰要搏击长空,连鱼儿也轻快地游戈,像飞翔一般。世间万物都在奋发自强,蓬勃发展,更何况人类呢?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第三层,面对眼前这一壮丽景色,联想到社会的黑暗和时局的动乱,心怀忧国之思的作者,不免有刚才的昂扬之情转为忧思之情,这是借景抒情,发出“怅”和“问”,这是符合情绪逻辑的,是情绪发展的必然结果。怅望广阔的宇宙,国家的前途命运由谁来主宰呢?这一叹问是上阕的中心意旨所在。
下阕追忆往事,表现了青年学子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也可以分为三层:
前两句是第一层,由叹问过渡为对往事的追忆。概括地交代了学生时代曾与众多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畅游此地,不仅自然地引出了下面所忆之事,而且以“百侣”映衬上阙开头的“独立”,补充交代了此番秋行乃是故地重游,而过去在这里曾有过许多不平凡的岁月,这就使得前面的“怅”和“问”更多了一层情绪上的合理性。
第二层由一个“恰”字总领七句,与上阕的“看”遥相呼应,这七句是对那一段峥嵘岁月的深情描绘: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写文章品评时事,抨击黑暗现实,将军阀官僚们视如粪土。这几句选择典型事例描述,既概括又具体,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同学们青春似火、朝气蓬勃、嫉恶如仇、追求光明的革命形象和豪迈气概。
最后一层回忆同学们湘江击水的情景,带有浪漫色彩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意气昂扬、英姿勃发的形象,说明这是一群奋发有为的青年,从而巧妙地回答了上阕的发问,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当然是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同学。结尾铿锵有力,充满“主沉浮”的勇气和信念,完成了从独立沉思到设问又到解问的抒情过程,全词就此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读罢,但觉尺幅之中浩瀚之气回荡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