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想法

变与不变的觉察

2022-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毛小小

晨起读书,读到《论语》中一章,对“变与不变”哲学思想有细微觉察,心生欢喜,迫切记录了下来,在此分享: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就是说,子张问孔子:“十世以后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答:“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商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即使是百世以后,也是可以预见的。”

我们会纳闷,孔老师如何知道十世(一世三十年),百世以后的事嘞,这不是在吹牛嘛!

实则不然啊!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前者,是说世间万物如流水般逝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后者,是指天气日益寒凉,松柏未凋,但知道它一定会凋零,这是孔老师在了解了松柏的生长习性,摸清了其自然规律之后作出的判断。

这是懦家思想中“常道”的思想,即仁、义、礼、智、信。人生代代无穷已,无论世事如何更迭,这五道,亘古不变。

总结一下,孔老师不是能够预知未来,而是足以洞察未来所有变化中那些不变的“常道”。这是不同事物中的共同之处。

读刘润老师《底层逻辑》,方恍然大悟。这个“常道”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刘润老师所讲的“底层逻辑”。他说,只有底层逻辑才有生命力。

世界永恒不变的唯有变化。我们接受变化,认清底层逻辑,才能迅速适应变化,形成新的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

现代商业知识无疑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哲学智慧,指导我们如何用底层逻辑看清世界的底牌”。

我们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思考、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的应用,对我们生活实践是多么重要。

今日所悟,开心!特与大家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