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还是女战士

2023-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伊雪宁

《优雅与权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一书,主角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拥有温柔与铁腕并存的特质,被称为金融世界的可可-香奈儿。从世界最大律所之一的贝克·麦肯思律师行总裁到法国财政部长,再到IMF总裁,她在一向由男性主宰的法律和金融界脱颖而出。

本书主要讲述了拉加德任职法国财长期间的经历,包括她初上任时的窘境,以及凭借独特的个性和处事方式,最终成为法国乃至世界政治明星的故事。个人认为,虽然中法体制不同,但政府工作性质类似,而且都是与人打交道的事,所以还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学习的。

书中说到,她不仅是法国首位女性财政部长,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在任时间最长的财政部长。她热爱珠宝,爱骑自行车,是前法国花样游泳运动队队员,她是法国政府中的“亲美派”,说话间常夹杂着英语单词,她不谙法国政治文化、喜欢直言,因此多次在媒体和同僚面前“出丑”,也因此在法国政坛“脱颖而出”。 2011年5月,在IMF原总裁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由于在纽约面临性侵犯刑事指控而辞职后,她成为这一职位最有力的角逐者,并最终于2011年6月28日当选IMF近70年历史中第一位女性总裁。

作为政界职场人,从拉加德的经历中可获取的经验有:政界中,“知情”往往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这一点在她任职初期,在法国政府系统中的窘境,以及后期以个人人脉得以与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相谈甚欢的情况上,格外重要。在法国政界,是没有言论自由的。这和她在美国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法国的政治话语体系太严密了,从另一个氛围过来的人,如果还没有完全掌握这套规则,一篇讲话里的一个词都可能被跳出来当典型,从而毁掉整篇讲话的本意,不管稿子写得有多好。

法国政治可怕之处就在与:从私企进入政界的人,只能一切从零开始,不管以前的职业生涯如何辉煌,取得过哪些成就,他都必须重新证明自己,没有人会帮他。在国内,可能这种例子还比较少,当然,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个例,但他的下场并不好。即使是在同一个单位内部的升职,身份的转换,地位的提升,都会引起波动。在私企里是凭实力说话,但是在政界就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了。

在复杂的法国甚至于欧洲的政治环境中,由于经济形势的突发状况不断的出现,拉加德的积极态度仿佛带来一股清流。这时的她比任何时候都像个律师,甚至是法官。她的黄金守则就是:理解客户的问题和对手的动机,这样才能找到妥协点。她率领谈判的技巧给这个讲话的小世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有时让大家吃惊。她在细节上对参会者和会议过程以及个人表现提出了诸多要求,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情。当时欧洲的同僚一致认为,她将会议组织得非常生动活泼。法国部长在面对外国同僚时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独有的缺陷——骄傲,在拉加德身上是不具备的。

忠诚、团队精神、诚实、谨慎。这些都是拉加德典型的性格特质。这种性格特质起初看似单纯,似乎是弱点,到后来,却为她赢得了政府同僚的敬重。这样的战略,“政治上来讲,短期内是很危险的。但一旦撑过一年半,就坚不可摧。”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要当上IMF总裁并非易事,那是一场长远的政治斗争,而最后她是那个胜利者,也确实是这种慈祥微笑中暗藏力量的人才是真正的至尊高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