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相信,一个人也可以活成一支队伍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类似于合群与孤独的话题。
其实,这两个看似相反的问题,不过是自己的选择结果。有些人合群后依然会感到孤独,有些人看似一个人,却过得充盈而满足。
这些不同的感知,其实都来自于我们的选择。
01
我从很久之前便一个人做很多事情。
刚刚分手的那一年,习惯了每天问候,身边有那么一个人的日子久了。突然间,我的世界好像空了,或许可以一直走到最后的人,消失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发现,我再也没有了他的关心和照顾,再也没有了那份牵挂,心也好像被抽走了一般。
在我刚刚开始习惯了两个人的生活时,瞬间又将我拉回了一个人的“狂欢”。
你会问我孤独吗?我想说,那是一定的。
我不知所措,不知该往哪里走,甚至想不到未来自己一个人的生活该怎么继续下去。
那段时间,我像被抽离了灵魂一般,每天工作、学习、见朋友。但我知道,我的心里是空的,是不踏实的,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我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坚强吹散,不费吹灰之力。
任凭别人告诉我很多的道理,我依然不知道如何做。道理都会明白,一个人可以好好生活,一个人也要经营好自己,无论做什么,总有那么一段孤独的日子需要自己去走。
每当朋友或者读者向我倾诉自己的孤独时,我都会用类似的道理去劝说他们。
但换做自己时,好像再多的道理也无济于事。依然会苦恼,会难受。
这或许是所有人的通病吧。
那时候,只剩下孤独和彻夜的难眠。
我想说,这些都是正常的,也是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会经历的事情。你并非个例,也不是意外。
最重要的不是这个结果,而是我们在这段看似孤独的日子里,究竟获得了什么?
是成长?还是教训?亦或是别的。
02
上周看完了村上春树的那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说实话,村上春树在跑步时想些什么,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有事做,有所坚持,这或许是我们克服孤独感最显著的方式。
当我们面临孤独感时,会发现,越无所事事,越焦虑。看着别人的生活都很精彩,而自己只剩下了胡思乱想。
那么此时,试图为自己寻找一些事情吧。能否坚持长久另说,但一定不能闲着。
有那么一件事,如果碰巧,这件事又是你感兴趣的,十分喜欢的,那再好不过了。
对于村上春树来说,漫长的写作时光,是最孤独难耐的。好在写作是他喜欢的一件事情,在这期间,他坚持跑步。一是为了强身健体,二是在写作之余有更多的事情去顿悟生活,去净化自己。
他在书中写道: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或说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跑步也罢,写文章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
在我看来,人只有在独处之时,才会更接近最真实的自己,才会更靠近最本真的模样。
在这期间,我们可以总结自己的过去,审视现在的自己,也可以规划未来的日子。
所以说,一个人的生活,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我们不会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完完全全和自己相处。
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该怎么走下去。
当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后,我们会感谢这段只有一个人的日子。毕竟我们有所成长,会更有信心地迎接以后的生活了。
有底气,不惧怕,一个人也没什么大不了。
03
曾经采访过一位90后姑娘,一个人独自游历了很多国家,走过了很多地方。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人上路,不害怕吗?不孤单吗?
这些是当然的了,但当一个人习惯了孤独后,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
看似外表的孤独,但内心却是十分地充实。因为有热爱,有所追逐的生活,注定是不孤独的。
每天迎着朝阳,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脚下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亲自踏足的,那种满足感,是早已跨越了孤独的。
陈数在《朗读者》中为儿子读的那篇文章,很让我感动。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当我们一个人时,也许,我们都可以活成一支队伍。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读书做事,一个人好好生活。
除此之外,我们貌似也别无他选。
与其无从选择,不如自己好好过。
那段日子很难熬,我知道,也深有体触。但我们要有勇气,不气馁地迎接生活里的每一次孤独来袭。或长或短,或难过,或平淡。
但每一次的孤独洗礼后,我们都会长大一些,不是吗?
当我们无法改变现状时,那就学着接受它,适应它,该放肆的时候尽情放肆,该难过的时候用力释放,但终有一天,我们要举起大旗,向前继续走着。
像个战士一样,只要生命不停,旗帜便不会倒下。
一个人的一支队伍,或许也会很勇猛。
04
走下去,无论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好的自己也一定在那里。
你好呀,我是羊达令,一个会唱会画会写的轻度女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