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归因错误:面试遭遇智商压制,我真的很无知吗?

2020-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念头忙碌

你在走廊上静静等候,下一个就该你进去面试了,你拿出手里的小卡片再看最后一遍,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因为已经准备地足够充分了。3分钟后,你听到屋子里的主考官正在叫你的名字,你深吸一口气挺直腰背走进去,可当他提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还是傻眼了。你没有预料到他会问这个问题,而此时你只能匆忙组织语言,并申请考官给出一些提示,当你绷紧神经说完一通之后,考官面无表情,你心里没把握极了,并在之后的一整天都为自己的无知而难过,一边担心别的面试者表现超过你,一边由衷感叹自己和考官差距确实很大……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在面试时候遇到的智商压制真的代表我们不如考官吗?其实大部分时候并非如此,这不过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叫做基本归因错误,书中的解释是“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什么意思呢?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在一场面试的环境当中,考官为行使主动权的出题者,而你则是被动的答题者,考官可以依据自己的擅长的知识进行出题,而这或许恰巧是你不擅长的部分,可当你答不出来时,你往往会忽略了面试这个环境的影响,而打心底里认为考官本身很聪明。

提出这个概念的心理学家李·罗斯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他自己的博士入学面试中,那些著名的教授用他们自己所精通的专业题来考察他,这让他倍感羞耻,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在6个月之后,他自己也成了一位考官,当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提出一些尖刻的问题后,他的学生几乎也都跟曾经的他有相同的感觉——对自己的无知非常不满,而对考官的睿智印象深刻。主客体位置的变化,让他发现了自己或许忽略环境影响而高估了著名教授的个人特质,从而陷入了更大的自责。

因此如果在面试当中,你和主考官对调身份,你出题考他,说不定也能把他难倒。就像李·罗斯之后做的一个实验,随机指定一些斯坦福大学的学生扮演考官,一些学生扮演考生。研究者要求那些作为考官的被试编制一些能够证明自己知识面丰富的难题,结果就出现了“班布里奇岛在哪里”、“苏格兰女王玛丽是怎么死的”等等,我们能够预料,这些问题一定会让大部分作为考生的被试犯难,但其实所有参与实验者都同为学生,并不能从中判断谁更聪明谁更无知。

这个概念无疑对我们今后的面试是有帮助的,特别对于喜欢妄自菲薄的人来说,你大可不必因为回答不上考官的问题就认为自己无知,因为你知道这其中有面试环境的影响,并且你应该确定每个人擅长的知识不同,即使是在同一领域、同一专业,你也不可能和考官做到一模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用为面试做努力,毕竟这只是帮助你在心态上保持平和。我们在面试前多练习一些,不仅在概率上更有可能遇到能回答的问题,即使遇到了不会的问题,也能够因为之前的足量练习而回答得比别人更顺畅。

除了面试之外, 我们小时候认为老师无所不知、家长无所不能,我们看电视时认为专家特别聪明、问答节目主持人智商超群,我们和一个喜欢主导话题的人聊天时总觉得TA懂得真多……都存在基本错误归因。

因此,如果你之前是一个喜欢妄自菲薄的人,那么你该好好考虑一下究竟是你真的很差,还是你常常处于一个环境中被动位置了。我相信我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不必再羞愧于被智商压制,因为只要换个环境换个话题,你也可以智商压制别人。

当你在某一领域懂得没有别人多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询问,那么你就比之前的自己懂得更多了,但在了解方方面面的同时,我们还是应该把自己擅长的东西挖得更深,只要你在一个领域了解的足够多,其实你就已经成功了,人的精力有限,再加上现在网络发达,小问题百度一下都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人都可以当常识上的通才,所以我认为今后不同的人将更加重视不同的垂直领域,这种所谓的智商压制只会越来越多,但孔子都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不正给了我们更多了解新知的快乐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