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委曲求全,背后有多少小心翼翼的讨好
无法拒绝的其实是你内心的讨好
在生活中可能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对于别人提的要求,明明我不想做,明明我很不情愿……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还是会选择答应,哪怕这会对我的生活造成困扰。
最典型的代表要数台剧《命中注定我爱你》里面的女主角了。陈乔恩饰演的女主角陈欣怡,一开始她有一个外号:叫“便利贴女孩”。
之所以被称为“便利贴女孩”,是因为欣怡在生活中就像人们的许愿池,对同事的要求有求必应。大到帮同事加班、做任务,小到买饭拿饮料,没有她不答应的,只有你不要求的。
这种对任何人都有求必应,无法拒绝别人的要求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讨好型的人。
生活中,他们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甚至经常用牺牲个人幸福的方式来成全别人的愿望。
讨好型人的特征
讨好型人的人都是高敏感度的人,他们对别人感受和情绪的微妙变化有着超乎寻常的觉察力,因此能够快速的洞察到别人的心理变化。
这也使得他们总是能够非常快速的体察到别人的需求,提前做好满足对方一切愿望的准备。
他们非常害怕跟别人发生冲突、争吵。这也让他们本能的去做任何可以避免引发冲突、争吵的事情。
万一与别人产生了不快,也会很快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先妥协。
也因此,他们会试图维持一种友好、和谐的氛围,并把这种“友好、和谐”当做自己的责任,如果气氛不对,就是自己没有做好。
表面上,讨好型的人似乎很受人欢迎,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幸福。
然而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十分的痛苦,经常感到压抑、委屈、抑郁、神经衰弱甚至时常愤怒。
但是痛苦的是,虽然理智上很多人都会讨厌自己这种讨好别人的想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停止对别人的讨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讨好的心理原因
其实讨好的背后透露的是他们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接纳”,造成他对自身价值的不确定。
林文采老师在《心理营养》一书中说过: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他需要的第一个心理营养就是:无条件的接纳。
刚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寻找食物,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父母的帮助和照顾。除了哭,这个时候的婴儿一无所事,一无所长。
就是在这个孩子最脆弱的时期,哪怕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好不好看?乖不乖?就因为我是你的孩子,你就能够尽你所能的来满足我、爱我,即使你什么也不知道。
缺乏这种体验的孩子,无法肯定自己的价值。
长大以后,他只有通过满足父母的需求、表现出父母期望的样子时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赞赏,他们才能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是不会被抛弃的。而父母的期望也就是满足了父母对他们的需求。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他的一种习惯,甚至他会逐渐的把父母的需求“内化”为自己的需求,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满足了父母的需求就等于满足了自己的需求。
而这也成为了他对今后所有亲密关系的认知蓝本:我是没有价值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真实的我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注。
只有当我不断地满足别人的需求和期望的时候,我才能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爱。
害怕与人产生矛盾冲突,也可能与被抛弃创伤有关。
小时候,如果一个孩子和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关系很疏离甚至经常分离,就会产生被抛弃的创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乏安全感。
因为无法确认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是安全的,就算有矛盾,也是可以解决的,关系依旧可以继续。
因此时常自觉或不自觉的让自己陷入可能会被抛弃的恐惧之中。所以总是要讨好别人,围着别人的感觉转。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抵御心里那种“如果不这么做,自己就是不好的,自己就会被抛弃”的可怕念头。
跳出讨好的怪圈
小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肯定来自于父母;成年以后,我们就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虽然无条件的接纳来自于原生家庭,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我们没有时光穿梭机,无法返回那个受到伤害的时光。更重要的是,当时养育你的人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爱你的方式是有问题的。
小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还是共生的状态,我们的生命以及价值感都依附于父母的评判。
那么成年以后,从实际上来说,我们已经完全有能力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从心理上来说,我们也要告诉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决定自己幸福!
对安全感的方面来说,最真实的安全感就是认识到没有所谓绝对的安全感。
生活中人来人往,人生中境遇的时好时坏是一定会发生的。
我们无法留住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关爱,所以被抛弃是时刻都存在的问题。
当你能够正视生命中的这些问题,尊重自己在一段关系的感受时,并正确的表达。当你发现先你不用讨好,也能有好的关系的时候,你真正的安全感也就建立了起来。
当你真正爱自己,准备好面对世界本来的面目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愿意再事事处处讨好别人,因为你还要照顾自己。
你也会发现你不需要被讨好,因为改变自己生活,让自己幸福的责任在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