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滇行漫记·血色腾冲

2020-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行者无疆tj

行者无疆tj 文/摄影

(滇西军民抗战雕塑)

雨霁,天边涌起火烧云

飘过“滇西抗战纪念馆”和

国殇园,时空仿佛顷刻

肃穆在如血的云光里

(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在“滇西抗战纪念馆”中

18000件实物,1500张图片①

记录了远征军、盟军、游击队

各族民众御敌抗战的伟绩

那是全国抗战的缩影,是

民族气概的昂扬,是军旗底色

是子弹曳光,是冲锋中不倒的

身躯,是焦土上热血的滚烫

是李根源奋笔的讨倭檄文

是滇缅路倾情的军粮,是

飞虎队机身上鲨鱼的血口

是娃娃兵过膝的军装,是英灵

归国时万民的长跪,是

穆旦笔下野人山的白骨凄凉②

数字是冰冷的,文字是苍白的

只有滴滴鲜血,颗颗头颅

飒飒英魂,留恋着这片热土

(国殇墓园)

肃立在国殇园的小团坡③

3346块墓碑列到山顶

墓碑很小,薄薄的一块石板

只寥寥数字,职务姓名

你不知道他来自何方

是谁之子、谁之父、谁之夫

你只记住他们战死在这里

用血肉之躯光复腾冲

他们有个集体称谓,写在了

纪念塔上:民族英雄

在某个年代,墓园改成D校

碑碣毁作台阶,那些捐躯者

被人们遗忘,称作炮灰

还好,如今的墓园和展馆

在复原真相,提示人们

尊重历史,回归常识

远离偏见,敬畏良知

(国殇墓园的忠烈祠,蒋的题词“河岳英灵”)

心灵在震撼,我不会淡忘的

是腾冲血与火的历史

是历史被感动而铭记的腾冲

(当年修建滇缅公路的镐头和铁锨)

注释:① 滇西抗战纪念馆,成“V”字形,寓胜利之意,馆藏抗战实物10万余件,展出实物18000件,图片1500多张,展厅分为:抗战后方、御敌前线、怒江对峙、绝地反攻、逐寇出境、老兵不死、祈愿和平七个部分。

② 穆旦诗《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出白骨》云:“过去的是你们对死的抗争/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那白热的纷争还没有停止/ 你们却在森林的周期内/不再听闻。 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

③ 国殇园,1944年冬动工,1945年7月7日落成,主体建筑由大门、忠烈祠、烈士墓塚 、纪念塔、盟军碑、中国远征军纪念广场、碑廊等组成,刻录有蒋中正、于右任、李根源、卫立煌、霍揆彰等军事将领及地方爱国人士的题额、楹联、挽诗、悼词和文献。

(中国远征军)

(图一,戴安澜将军。图二,美国军人的护身符。图三,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万人,最后撤回国内和退往印度的只有4.6万人)

(抗战英烈纪念塔、墓碑)

(中国远征军名录墙,现已经镌刻有103141名远征军名字)

(李根源的檄文,腾冲忠烈祠碑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