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分享教学·35
如何在课程设计中重建学生生活呢?郭教授认为,课程的内在要素可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三个方面。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中小学课程设计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学习活动方式来重建学生生活。同时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生活世界。课程内容既要有现实感,也要有理想性,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生活,来赋予课程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在本质上不是一种本能性活动,而是一种价值性活动,是与人乃至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相关的价值活动。”但是教育的价值何在呢?在很多人看来,教育的价值不外乎就是考高分、上大学、找工作等等。这些直接功利化的思想和对孩子的要求,很是伤害了孩子。从小就背上如此功利之心的孩子,在以后人生的求学路途上,有的只是包袱,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这种情况对那些“听话”的孩子来说,恶性循环的反映还不是非常明显。而对一些个性很强的孩子来说,其表现轻者就是厌学逃学,重者甚至自杀。
关于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这一问题,新课标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所有一切,都是要求我们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体验语文。“体验是人类的一种生命活动,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人类是靠体验来生存和发展的。”语文这一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语文虽是一门语言教育学科,但他有别于一般的文学教育,因为语文教学还具有工具性和实践性的属性;相对于英语等语言教育,它又是一面国语教育,因而具有民族性的属性,即它是一门母语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还有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正是因为这样,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在生活中。语文教学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和接受的过程,它必须在一定的背景情境中教学。
叶老说过: “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其实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明白:那些名家名篇,哪一个不是来自生活。哪一篇不是道法自然啊!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师说》是韩愈对其时代学子的一种敬告;《红楼梦》是曹雪芹生活及其时代的一种折射;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更是被恩格斯誉为法国巴黎的生活的记录。即使像《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这样的科普文章也是社会、自然和作者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生活成就语文,语文离不开生活。但是我们现在的封闭式校园、封闭式课堂,其结果就不是封闭了学生的生活吗?脱离了自然,脱离生活,那么能指望他们提高语文素养吗?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因而关注生活,也是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尊重和建构。回归生活,回归学生的生命世界,是语文分享教学的一个立足之处。因为学生本身就是生活的主体。语文更是建立在学生独特而又真实的生活感受中,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学生语文素养基本就是按照“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顺序建构起来的。我们老师千万不可用那些虚拟的僵化的客观的世界掩住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如笔者在对鲁迅的作品阅读处理过程中,就是把生活和鲁迅的文章紧紧结合在一起。因为时代的关系,容易造成学生与鲁迅的隔膜,难以理解鲁迅的作品的博大精深。其实鲁迅的作品基本都是生活的写照。其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找到生活的基础。笔者在和学生分享《祝福》之时,就没有简单遵照小说的“三要素”等内容的简单讲解,而是首先让学生先深入生活。由于《祝福》被安排在现行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笔者就利用上此课前的寒假,请同学们在这个寒假做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他们身边一位最为贫困的一个人或一家人怎样度过了这次春节。通过这样的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他们不仅对眼前的社会多了了解,而且还会把眼前社会的相关方面带进了课堂,由此他们在《祝福》的课堂上多了共鸣,多了可以和别人分享的资料,多了和别人探究的信息。在这样的课堂上,笔者几乎成了听众,时时被他们的发现而佩服不已。笔者想同学们之所以如此热情高涨,难道不是在他们的心里把《祝福》和自己的生活搭建了一座桥梁吗?语文分享教学怎可离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