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字的时候,我在说什么?(74:观《次第花开》有感)
很长时间一段时间了,未能安心、静心且耐心地坐下来写一篇不成文的文章了。每日的日更也只不过三言两语,一半是由所谓灵感而激荡起的奇言怪论,一半是恰巧因情绪而引发的无病呻吟。
当然,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持日更天数的数字得以持续向前迈进的虚荣心,亦不过是为了想要在行为上以这种“持续努力”的形式进行自我欺骗。
也许是习惯了这样的自我贬低和妄自菲薄,以至于尽管每天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阅读上,尽管潜心阅读是为了更加深思熟虑的发表言论,可也只能是由衷地嘲讽自己这样的“苦读”,不过是无所事事的表现行为罢了。
是吧,外在的妄自尊大、自命不凡,不过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自轻自贱、自惭形秽。而这样虚张声势、自欺欺人的外在表现,往往是弱者才有的装模作样和战战兢兢吧。
今日决心安坐写文,是因为在看完希阿荣博堪布的《次第花开》一书时,离接孩子放学的时间尚早,且看完此书时忍不住地想要借此机会感慨一番。
当然,那窗外不偏不倚地洒落在我目之所及的角落里的暖阳,也让我对如此恬静安详地下午、如此温柔明亮地阳光生发出了感念之心,由此,感慨的欲望被激发的愈发强烈和明显了。
读完《次第花开》,谈不上大彻大悟,说不上茅塞顿开,更没有决定就此遁入佛门,尽管这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但目前还仍存在诸多困惑和质疑。这种质疑和困惑,或许是来自自己的无知,或许是尚未可知的其他缘由。
但尽管我一无所知,尽管我并未将其视为信仰,这都不妨碍我去了解更多关于佛教的文化以及何为修行、如何修行、为何修行。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尽管他潜心修行佛法,可他也并不蔑视或者排斥其他宗教信仰,更不介意自己去了解其他的宗教文化。
而我也许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与佛法结缘,但就在看这本书之后它带给我的改变而言,我是虔城地感谢着的。尽管这种改变,不过是短暂且虚无的安慰剂,不过是绝不过多停留的镇静剂。
可这至少就我个人而言,是一个好的开始,因为体会了到改变的温柔带给自己以及他人的愉悦和快乐,便会努力尽己所能将这种改变延续并且内化。
所有牵引着自己改变的,都是若隐若现的光。你想改变,它就出现,你想放弃,它便消失。但它一直在,只要你呼唤。
这一束光,像一颗种子在心中慢慢铺洒开来,它将藏在深处的不曾为人知的甚至不为自己知的地方照亮,于是你随着摸索、寻找。
也许还不知道是什么在生根发芽,也许不知道是什么在心中深种,也许不知道最后会开出怎样的花,甚至也无法知道最后会结出怎样的果……
但确信无疑的是,那束光,那束光洒下的种子,一定会令自己焕然一新,一定会令自己找到合适的归处,一定会令自己心安于颠肺流离,一定会将自己牵引至来时不知何方的路途。
而我们自己需要做的,只是让那束光不被熄灭,哪怕只能发出微不足道的光芒,哪怕没有那么快的让自己看清方向。
未卜的是前路,无常的是人生,复杂的是追求,但我们也从来都是可以超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