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冬季气候的养生方法是什么?
文/若水
冬季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季节。这时候,水寒成冰,大地龟裂。在这样一个季节里,如何养生呢?若水和大家聊一聊。
《黄帝内经》指出,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皮肤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冬天寒冷的气候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因此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量为主,可以适当多摄入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还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养生专家提出,冬季养生宜多食粥。比如我国民间就有冬至吃红豆粥和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我们也可以食用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冬季饮食一要杂食,即食物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搭配。冬天人们喜欢吃高蛋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有不吃或者少吃粗粮,蔬菜,水果的倾向。这不但是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症,而且大量吃精,荤,甜的食物容易发胖,而过度肥胖又会诱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二要食补,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和慢性病人。冬天人体“精气封藏”,进食补品易吸收藏纳,对改善脏腑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和促进疾病康复都很有好处。寒冬腊月,一般人可以多吃栗子,糯米,韭菜,羊肉,牛肉,狗肉,鲍鱼等热能多,御寒能力强的甘温食物。但不要采用酗酒的方法,因为酒性一过更容易受寒感冒,还会伤神耗气,损心伤肝。体弱的朋友可以适当服些人参,鹿茸,银耳,莲子等补品。
冬季的起居保健可以御寒,《黄帝内经》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要注意几点:一,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度-33度,这是理想的温度。二要注重双脚的保暖。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而且慢,所以脚的皮肤温度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到心脏,会引起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疼等病症。第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冬季外边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温度保持在16-20度较合适,18度为最理想。冬季湿度一般以30%-70%之间为宜。第四是不要蒙头大睡。冬天蒙头易造成缺氧。再有就是夜间不要憋尿。因为冬天夜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尔引起膀胱炎,尿道炎。
冬季锻炼身体非常重要。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季运动非常必要。对于冬季运动,一定要提前做准备工作。锻炼的时候运动量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要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等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感到全身有劲,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加,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运动是恰当的。如果感到身体软弱,提不起东西,疲惫不堪,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者换一种运动锻炼方式。
对于冬季养生还是有很多学问的,以后还会和大家聊更多的相关话题,期待大家的参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