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读书《简友日记》

《家长在回应孩子时易犯的错误》育儿笔记 49

2024-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轩窗翰墨

不同的教养类型,会培养不同表现的孩子。家庭教养类型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决定家庭教养类型的是“回应与要求”这两个轴。因此,学会正确地回应孩子,给予孩子合理的要求,培育父母健康、和谐的家庭教养类型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孩子该“管”还是该“惯”?存在这样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搞不清该如何做,在回应孩子是家长就会不知所措,并且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错误的回应方式主要分为:溺爱型、严厉型、摇摆型和冷漠型。

第一、溺爱型:满足孩子各种要求,而失去了行为的界限

溺爱型的家长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一切听孩子的,不懂得如何拒绝孩子。溺爱型的家长有两种:

一种是斗不过孩子,不坚持原则、没有能量、没有影响力的家长。

这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律满足,不限制孩子的行为,使孩子养成了自我中心、自私、懒惰、不负责任、不愿意努力和不愿意挑战的性格。很多父母不愿意拒绝孩子,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拒绝让孩子不舒服或内心感觉痛苦。他们理智上认识到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但还是忍不住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他们实在不愿意看到孩子哭泣和伤心难过的样子。如果父母害怕孩子因为被拒绝而痛苦,这是没有能量、缺乏原则的表现,这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只能是害了孩子。

另一种是对“接纳”产生误解的家长。

很多人都读过要“无条件接纳” 得比孩子的文章,但很多家长没有真正理解和领悟“接纳”,运用到实践中就容易出现偏差,反而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家长以为,接纳孩子就是顺从孩子,这是对接纳最大的误解。这样的接纳,其实是在溺爱孩子。我见过太多从小被家长按自己所理解的“接纳”养大的孩子,他们形成了任性、自我中心、好发脾气等问题。

所以,只强调“接纳”孩子而失去了行为的规则和界限,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能过度顺从和满足孩子,使“接纳”变成对孩子的溺爱。帮孩子建立规则,是使孩子完成社会化,顺利融入社会的必经之路。

第二、严厉型:拒绝或制止孩子行为的同时,不自觉地否定了孩子

严厉型的回应在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中很常见。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满足得比较少,总是否定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管束比较多,这不许、那不许,如果做错了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对孩子行为限制、制止和拒绝的同时,也否定了孩子的感受和人格。

拒绝孩子的要求本身会给孩子带来痛苦,让孩子感觉不舒服,但是,如果家长拒绝孩子的方式比较友好,让孩子感觉成人的拒绝是出于善意,父母还是爱他的,只是出于某种客观原因(比如,因为妈妈有工作要做,所以不能陪他玩),为了他好才不让他做(比如,吃糖太多会对牙齿不好),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即便是因为客观的、不得已的原因不能得到满足,孩子内心会有些痛苦,也会因为有父母的接纳而深感安慰。

孩子不怕被拒绝和制止,他害怕被父母否定。家长拒绝的可能只是孩子的某种要求、制止的只是孩子的某种行为。但孩子害怕的是父母不再接纳他,不再爱他。很多时候,是家长拒绝的态度,让孩子开始哭闹发脾气,孩子不能接受的是家长的态度,而不是家长拒绝的行为。

第三、摇摆型:在溺爱与严厉之间摇摆不定

有些家长在买东西这件事情上一直在溺爱与严厉之间摇摆,一开始严厉地说不行,可是拗不过孩子,又答应了孩子的要求。许多父母都有这种情况。还有一些家长是在更大的时间维度上摇摆不定。

比如,有些溺爱孩子的家长,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时,父母感觉很难继续纵容孩子,希望孩子能独立,于是不再对孩子一味迁就,而这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似乎变得冷漠和残忍了。为什么现在必须自己做某些事情,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有家长的无私帮助和纵容呢?当他必须自己独立地完成某件事情时会犹豫不决,同时会对家长为什么不再满足他感到困惑。而家长对孩子的表现也会非常不满意,会逼着孩子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这时,孩子和家长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冲突,父母会在严厉和溺爱之间来回摇摆。父母感觉孩子被惯得不行了,就对孩子管束、否定和打骂,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父母又感觉很内疚,觉得自己不是好父母,于是继续对孩子溺爱。

还有的父母曾经是严厉的父母,后来意识到对孩子管得太严了,于是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变得十分宠爱孩子,结果,孩子造次得厉害。本章前面例子中的米妈就属于这种类型。

第四、冷漠型:无暇关注孩子

冷漠型的回应是对孩子的要求没有反应,不置一词,家长与孩子既没有情感的沟通,也没有行为的约束。上面漫画中的爸爸虽然嘴里说着“漂亮”,可眼睛并没有看孩子的画,没有和孩子有任何的情感交流,孩子也能感受到爸爸的敷衍,情绪变得很低落。

生活中,这种状况很常见。人们总是渴望获得更多:更多信息、更多物质、更多机会、更多活动……却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获得,其实是在过度消耗自己。我们的能量就在这些纷乱中不知不觉地流失了。家长在焦虑中用各种东西塞满自己的时间,忙着工作、忙着社交、忙着刷手机看新闻,每天都忙得身心俱疲,自然没有精力去关注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