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中成长

2020-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坦荡的清风W

自从做了书房,每天心里边儿都在挂念着看书!看书!看书!

看完书开始做笔记,完了开始听录屏,听完录屏开始和总部老师通课,通过了课开始画思维导图,还要进行导图梳理,录视频发给老师交作业。半年多来,这一系列的工作成了我生活的主体,甚至吃饭,睡觉,洗衣服,打扫家务的时间也占用了不少,有时候半夜醒来才3:00,想着没有看完的书,爬起来,拿起书就开始看,甚至直接走到书房一下看到清晨6点开始做饭,这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前一段儿实在困的难受,头疼,就睡了整整一天,因为我把睡觉列成了当天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然身体会垮下来的。以前是每天早上坚持跑步,近一段时间以来,早上的时间也让看书和听课给占去了,今天早上本来想要出去跑步,但是又想要把总部老师所讲的策略班的课程录下来,这样一来就感觉没有时间再去跑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来,虽然说也成长了不少,但也不知道成长到底在哪里,就好像一个人每天吃馒头喝粥到底长高了多少也不知道,反正在滋养着你的生命。

今天周二,昨天就早上就开始看常规班的书籍,A班是一年级的趣味拼音班。那些故事书简单有趣,字数也不多 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搞定,但。但D段和E段的书就不是那么的简单了,一般都有二三百页,这一周D班读《国王的五分之一》,像这样的外国文学作品,地名和人名都是那么的长,让你读起来真的感觉非常的拗口。主人公的名字有时候还要往回翻一翻才能记住。外国名著,看起来书是那么的好,其实并没有说太多太多的事情,作者对故事的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以及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的环境描写,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描写的都相当的细腻。让你看书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一副一副的画面历历在目。所以图书的插图也非常的关键,那些名著的插画和插图也都是名画家来插图。栩栩如生,恰到好处,悠然见南山似的插图,让人看起来是那么的赏心悦目。给人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拿着书,爱不释手,舍不得放下。

整本书阅读带给孩子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带给我的感觉也是看片段和看电影的感觉。说不能比拟的。整本书阅读的感觉就好像你站在一座山上,看山脚下的一户农家院子里的摆设和性畜,及主人的每一个活动,孩子们嬉戏玩耍的真情实景呈现在你的眼前。策略班一到六年级的课程,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到下午6点,一整天都在直播,我想每一个年级段都要听一听做做笔记,下午4点多的时候,听五年级的刘君欢老师的策略班的课程,通过法国作家雨果《悲惨世界》. 让孩子们了解外国文学的读阅读策略和方法。看书前先走进作者,根据作者的生平做简单分析。然后再分析这一本书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

突然间有一种感觉,就是抓不住重点的感觉。每天都非常的忙,每天忙的焦头烂额,但是却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进步,或到底进步了多少,哪些地方踏踏实实的进步了,可以讲给孩子们听,可以把自己作为真正的老师侃侃而谈。看总部每一位老师讲的那叫一个精彩。自己真正的上台的时候就感觉三言两语就没了词儿?那么多的话语权不能完整的表达出来,因为在自己的思想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模式,没有清晰的记住所读过的书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体内容。

静下来仔细地再想一想,我到底进步了没,进步了多少,在哪些方面有所进步。所想要学习的内容也要形成一个体系,也要有个按部就班的“持续”来脚踏实地的,更快的学习。

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提高,每天都有知识可学,每天都有新书要读,每天都在懵懵懂懂的成长。暂切叫做均衡营养吧。阅读是你的大资源。清晰有目标而努力的学习,懵懵懂懂,傻傻乎乎,每天在不断的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