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时刻 | 草间弥生:忘却现世的烦恼,去看看这个精神病人的圆点

图文 / 张小哈
你相信吗?88岁的她,依然坚持创作着当今最前卫的作品。这就是在世身价最高的女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故事。

在1935年的日本松本市,你可能经常会在街上看到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鬼鬼祟祟的跟踪着一个男人。

那不是女版名侦探柯南,
而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艺术家:

草间弥生跟踪的人是:

指挥草间弥生跟踪爸爸的人,则是:

跟丢了爸爸,就会被妈妈骂,每天都会被卷入父母周而复始的争吵。在这样奇妙的家庭里,草间弥生十分痛苦。
她常常会出现幻觉,感觉被数百个堇花包围,花朵们带着怪异的表情,像一个个人一样骚动。
在暗淡的水池边,绿藻下面还会出现人影。草间感到自己的灵魂无数次被人影拖出,错乱的身心被拖入了未知的虚幻世界。

发生幻觉和幻听时,年幼的她只能颤抖着跑回家,给妈妈讲述自己看到的景象,但妈妈从不相信她。
在无人理解的封闭环境下,她多次想到自杀。但最终她选择拿起画笔,记录下自己所看到的幻想。画笔下的圆点成为了她与这世界对话的唯一通道...画画成了幼小的她自我疗养的方式,
“她成为了创作的囚犯,创作成为了她的医生。”
日后我们能看到她的作品有“崩溃和累积”“增生和分散”“粒子般的消散感”“看不见的宇宙回声”这样的概念,都是基于她儿时的经验。

当时的日本社会普遍认为“女生当画家没前途”。草间的家庭十分富裕,属于资产阶级,会赞助当地的画家,但若是自己的女儿当画家,就要另当别论了。
母亲只要看到草间画画,就会掀翻桌子,把画撕破丢掉。在这样的情况下,草间弥生还是顽强的画了好多张画,层层叠叠的堆到天花板。
“如果不是一直在画画,自闭又敏感的我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后来,她进入了京都的艺术类高中学习,但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大家拼命把图画得很精细。
于是她完全不去学校,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拼命画画,陪伴她的只有她最爱的南瓜。她觉得南瓜的外形实在是太可爱了,让她有强大的安定感,于是试着用写实的方法画了一个月的南瓜。每天,都忘记世间的一切,画到朝霞笼罩京都...

草间弥生不想呆在让人窒息的日本京都画坛,一直想要去辽阔的远方。她很好奇:漆黑黑的群山后面到底是什么呢?
于是她有了去美国的想法,她在大使馆的《名人录》里找到了美国著名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的地址,并鼓起勇气写了封信,同时寄出了14幅水彩作品。
没想到20天后,欧姬芙就回了信,表示自己愿意帮助草间弥生,同时把她的画推荐给了自己的经纪人。

这对于远在日本,默默无闻的草间是巨大的鼓励。她始终认为:要继续走在创作这条路上,呆着有阻碍,陈规,偏见的老家,是绝对没有希望的。她下定决心离开这里...
临走前,她在家乡的河滩附近,将自己的数千份作品全部毁掉,决定和自己的过去彻底割裂。也坚信自己去了美国会超越从前的自己,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如果当时没有去美国的话,我就不会是今天的草间弥生了。”

到了美国后,草间在纽约租了画室,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但很快,随着口袋里美金一点点用光,她在美国陷入了贫困的谷底。
她捡了一块坏掉的门当床睡,每天用画画来抵御寒冷,吃朋友送的瘪栗子,杂货店丢掉的高丽菜。

虽然现在两手空空,可她一心改革艺术,全身的血液都在为之沸腾。随后,她在纽约的每一个作品都意味着一个词:颠覆
颠覆一:艺术可以没有“视觉中心”吗?
她在工作室立起一面巨大的黑色画布,然后在上面尽可能用极细的笔触画满数百个圆点,完全不留空隙的编织了一张白色的网。不知不觉间,从手到脚,房间里的一切都会被这张网所覆盖...
这张画没有整体构图,更没有视觉中心,没有遵循艺术作品的常规做法,观看者会感觉到茫然:whaaaaat?

但它反复呈现的千丝万缕的恒常运动,却让观看者被一种暗示与沉静的气氛所感染,进入“空无”的眩晕中。
《无限的网》在展览上大获好评,并暗示了“普普艺术”的到来。
颠覆二:艺术可以让众人参与吗?
草间弥生从1967年开始策划行为艺术的演出,她的演出即使在现在也是极其大胆的。参与者脱掉衣服,在彼此的身上画上圆点。
“我会用圆点包覆你的身体,消融自我是唯一的解脱。”

这一行为虽然违反了十几条美国的法律,却受到了嬉皮士们的追捧。她用行为艺术来发出反战和性解放的宣言,甚至创设了裸体彩绘的集团。
颠覆三:艺术可以像热狗一样卖吗?
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她以两美元一颗的价格直接销售展出的银球作品,想要批判艺术界的商业化。但这种行为震惊了整个双年展的策展单位。
“艺术作品是神圣的,你竟能卖得这样廉价?”

她就这样一次次刷新着人的观念和眼球,逐渐在美国艺术界走的越来越远。
在纽约,草间弥生不只收获了艺术界的声誉,还拥有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那就是传奇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他对草间弥生一见钟情:“世界上竟有这么漂亮的人儿。” 于是每天送信,对草间弥生展开攻势,热爱艺术的两人很快走到一起。
但约瑟夫·康奈尔的母亲对他们的关系极力阻碍,让约瑟夫认为女人是污秽的...而约瑟夫由于有轻微的恋母情结,非常相信自己妈妈的话。

在草间一次去日本的途中,约瑟夫去世了...在他去世前,还念念不忘要完成“草间弥生的裸体盒子”的作品...她失去了心爱的人...

在这之后,草间的病情越来越恶化。一天,她回到日本,穿着她特有的鲜艳夺目的衣服,走进医院说:

她将工作室设在医院的对面,每天早上十点开始创作,晚上六七点离开。自此又开始了漫长且孤独的创作时光。

她创作了无数让人向往的作品。



连川普的女儿都去和她的作品《消融之屋》合影并po到了instagram上,瞬间收获了14万的赞。

艺术的潮流时刻在变化,草间弥生不希望自己的创作风格像百货公司的橱窗一样更换,始终用自己内心世界的波点来挑战时尚。

如今,只要她在哪个城市办展,大家都会蜂拥前往排队看一看她的梦境。
她成为了当代在世作品价值最高的女艺术家,她的作品价值增速是北京房价的10倍,作品《白色28号》在2014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中卖出了710.9万美元的高价。
波点也成为了时尚和潮流的代言元素。

她说自己是一个“一停止创作就会自杀的精神病人”。如今,八十多岁的草间弥生依然没有停止创作...她始终怀着这样的信念:
“我要以我的艺术填满亿万光年的浩瀚宇宙,我要让地球上所有人看到我的作品,怀着这样的希望,我的心在燃烧。”

“密集恐惧症”“精神病人”“圆点女王”“怪婆婆”,世界给她贴了无数个标签。
但她不需要成为任何标签,也不需要成为任何人,感谢她的坚持,也感恩整个世界认可了她的幻想世界,让我们能在走进她梦境的同时,忘却现世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