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育杂谈

对待孩子,你是否满口是爱,却常常面目狰狞?

2020-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子贞有钱途

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特别的“上心”,大多对孩子抱有这样或那样的期待,可是,面对自我的成长和觉醒,却是执迷不悟,或者根本无动于衷。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学习只是孩子的事情,这种短视的行为,无论对于自我成长还是孩子的教育,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写过一本书《蛤蟆的油》,说一种蛤蟆比癞蛤蟆更丑,他们满身是疙瘩,还长有5条腿。村民们把它捉住放在镜子前,它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样子,都被自己吓得浑身出一种油,这种油被村民收集起来用作烧伤烫伤有奇效。

蛤蟆看到自己的样子尚且能够警觉,而我们很多成年人,尤其是很多做了父母的人,依然无比情绪化,经常在孩子面前失态、失控,露出丑陋无比的面孔,美其名曰“为了你”,口口声声是被孩子气的。

父母经常满口是爱,却表现的面目狰狞。

面对孩子所谓的“问题”(通常是被家长扣上无来由的坏帽子,我们以为孩子有问题,其实,99%是因为家长不懂孩子,误会、误解了孩子)。家长成为了那只丑陋无比的蛤蟆,却没有蛤蟆的自我反思和觉察力。很多家长习惯把问题往外推“都是你,都怪你…”而常常忽略觉察自己。

01  父母时常为了自己的“颜面”,做出逆孩子成长的事情。

今早出门的时候,看到路北一个家长满口脏话的母亲追赶一个3岁多的孩子,母亲狂奔过来抓住孩子后,歇斯底里地拎起孩子的胳膊不断踢孩子的屁股和腿。

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单看母亲这个夸张的样子,和孩子没被捉住前的不顾一切和被抓住后的惊慌失措,就知道这位母亲的失态。或许母亲的初衷是担心孩子跑到马路危险,但是,她的这样行为绝不可取。

如果一个大人冲过来对另一个打人踹脚,我想另一个大人一定感觉到身体被侵犯。而我们父母却经常想不通,觉得打孩子是为了让他长记性,为了他们好。当我们想通了大人打大人的场景,就更能理解孩子的心情。

父母的行为为孩子做了一个负榜样,解决问题简单粗暴,根本没有同理心,没有方法,不动脑筋。生活中,我们很少听说哪个孩子被打听话的。你回想自己小时候被父母殴打,或者辱骂,你有没有改正?恐怕以后你做一些事更加隐匿了。可是,我们长大了,却忘记了自己是怎样长大的,我们沿袭了这种恶习,无意识地传承了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其实,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除了让孩子增添恐惧感、羞耻感、被随意脚踏感、无力感等负面情绪,真的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还有的父母期待孩子分享,认为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从孩子1.5岁左右,产生物权意识,凡事都是“我的我的”开始,很多父母和成年人就开始给孩子贴“自私自利”的标签。当一个人内心匮乏的时候,他如何有力量给予他人。一个真正有分享能力的人,是内心豁达和充实的一个人,他在成长的路上被一次次满足之后,建立的丰盈的内在,分享自然而然。我们做父母的不是强迫孩子去分享他们的东西,只要停止说教,做好孩子的榜样,静待花开即可。

02  哭是孩子情绪疏通的管道之一,请把哭的权利还给孩子。

小时候,我记得妈妈特别讨厌我哭,我反而就是成为了那个爱哭的人。遇到什么伤心事都忍不住流下眼泪。

到我成为了母亲,我的女儿小时候也是个“爱哭鬼”,一开始我不懂,刚开始还小心翼翼地照料,后来遇到孩子哭的次数多了,我常常会感觉头脑发涨,胸口发闷,火冒三丈,恨不能一巴掌打死她。后来,我自我成长和学习才发现,我的这样情绪,并不是孩子造成的,而是我自己内心积压的情绪,通过孩子的哭被勾了出来。

我知道哭对于一个孩子的意义,我试着共情孩子的状态,她情绪恢复的越来越快,也不再如此爱哭了。

很多人了解冰山原理,知道我们人生中很多事情的出现都是潜意识控制的,只有通过觉醒和成长,方能看到更美丽的彩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