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梦园散文随笔散文

回乡后的纠葛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39人  长风18

文/长风18

01

许久不写文,带来的后果就是明日复明日。明天写吧,明天到了又太忙。明天写明天写——心底暗暗有些愧疚。一个又一个明天白白指望过去了,一个字也没有落下。

02

落地故乡,突然有些害怕。这片又爱又恨的土地,我对她的感情是复杂的。曾不止一次怀念过她的好,也曾更多的,回忆起在这里发生的悲伤与屈辱。

年少时人云亦云,作文里每逢写到故乡,常用“父老乡亲都是淳朴善良的”。也许学校老师教给我们这个句式,是希望我们这代人、甚至是我们前前后后的师兄师姐们师弟师妹们都能真的彼此和睦。

然而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是家庭里最近的人。人的秉性,从血脉中带来,不知多少知识与教育方能更改呢?

不知不觉长大,后知后觉地开始在文字里写真正的故乡。我的感情是矛盾的,我的期许是微茫的。假使没有那么多你弱他便欺,你强他便嫉的熟人,没有那么多出其不意的冷嘲热讽,没有本无冤无仇却霸蛮而来的欺凌,也许故乡会变得更可爱一些,更可亲一些。

03

多年前,我很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考上大学后不愿回到故乡,等到自己面临选择,总算体悟他们的纠葛与果决。

留恋旧地,必然是在旧地如鱼得水,甚至是翻云覆雨宛若为王。旧有的关系盘根错节,新秀要想快速崛起,往往妥协,选择成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那本不是自己的池塘,卑躬屈膝,为五斗米折腰,恐怕游玩起来也无法快乐吧。

本来适合畅游在江海中的鱼儿,选择淡水的安逸摇头摆尾于一方池塘,恐将在一个暗夜里冲天而上,复落入枯草黄土,终归枯鱼之肆。

本不一样的鱼,纵是相濡以沫,也当相忘于江湖。本不一样的人,纵是肝胆相照,也当江头江尾各相宜。

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故乡只是最初的起点。强留故乡,永远不是最佳选择。偌大天下,何苦囿于方寸之地。

古人讲“安土重迁”,是在说:老百姓更趋向安于旧土,不愿轻易迁往他处。然而时代不一样了,去往他处只在转眼之间。倘若古人也有如今的交通方式,恐怕也不会真真的安于旧土。

04

年节里的回归,剥掉了年轻人表面的浮华与光鲜,也一度又一度考验了年轻人对故乡的感情。

这份感情里,最为核心的,便是爱与恨、留与不留的矛盾,无论在家在外,其实都没有归属感,真正生活在夹缝里的人。

有人开玩笑,回家后整天裹紧衣服被子窝在一旁足不出户直到返城,我想起了“装在套子里的人”,这里只有字面意思,大家用套子把自己装起来了,除了最亲近的家人,谁也不见。

我们为什么不见,追溯下去,还是因为这片土地上旧有关系上人与人之间的江湖,因为与这片旧地的不相适宜而越来越淡的归属感。

05

窗外风声呼啸,带着对时光飞去文字稀少的愧疚,带着回乡的真切感受,胡诌这篇文,希望你读到了笑笑即好,一家之言,不必当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