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2016-04-26 本文已影响193人
_Akon_Wa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9037/3a6359fda6c9888b.jpg)
首先,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全部观点都是源自个人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其次,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手工码字。如果觉得有用或与我想法一致。希望能够说出你的想法或给一个赞,非常感谢;最后,如果有幸能被转载,望能够注明出处。
我估计,90%的人看这部纪录片都是被安利去的,当然我也是这样。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甚了解,也不是一个文艺的人。但观影之后,确实对片中介绍的文物及生活产生了兴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的体会。
对于影片本身,我就不再安利了。网上有搜有超过100种不同手段来夸这个纪录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9037/3aa542323e501760.png)
除开内容,我想来说说这个题材的特殊性。
故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而现在成为了一个“办公场所”。这样古今的反差,新旧的碰撞,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导演是非常用心的,发掘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题材。
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我想还是赢在内容。片子的名字非常有趣《我在故宫修文物》,短短一句陈述句却包含了三个让人感兴趣的东西。“我”(师傅)、“故宫”、“文物”这个三个点牢牢的抓住了受众的眼球。
纪录片除了对故宫文物的表现以外,对在故宫里的“我”们表现也让人非常深刻。将他们的生活带入到故宫之中、表现在文物上面。
和去年国产动画《大圣归来》一样。以往谈论中外动画,都认为是技术上的差距导致了“无市场”。但通过《大圣归来》我们发现就算技术有欠缺,只要有“良心”的内容,市场还是能够买单的。纪录片行业也一样,在有精致的内容后,市场会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最后,看完这个片子我非常高兴这个片子是由国人拍摄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还是要中国人才能将文化的底蕴表现出来。在国产纪录片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样一部同时兼具人文、文化、社会性质纪录片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国产纪录片类型的正在逐渐丰富,我也相信将会有更多内容精彩的纪录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