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系统论」

2019-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面壁人4号

最近在得到订阅了吴军老师的信息论40讲,其中有一篇文章是《系统论:如何让整体效用大于部分之和》学完之后很有感触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主要想从系统论的应用方面说说我的理解。

系统论核心

对于以上三点就是系统论的全部理论,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意义丰富,下面我们就来一条一条的解读,并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一个有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的系统是不同的

关于这句话,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系统论把系统分成了有生命的系统非生命的系统,这种划分也是基于人类认知的,目前来讲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区别即清楚又模糊,清楚的是人类早已对生命系统进行了定义,定义的内容是:

百度百科的定义:自然系统的最高级形式,是指能独立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的有序性、发展与繁殖的系统。

霍金曾说,生命的本质是复制自身,以维持低熵

这些定义是人类参考了自身给出的,不足以说明两者的区别所以还是模糊的。
但是系统论却能明确的证明两者的不同。有生命的系统是一个开发,需要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或者信息的交换。无生命的系统为了维持自身的稳定性,需要和外界隔绝,才能保持其独立性,比如一瓶纯净的氧气,盖子一旦打开,就和周围的空气相互混合不再是纯氧了。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封闭系统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变化的,即从有序变为无序

这一点和第一点相互印证,首先这里的封闭系统指的就是有生命的系统,当然也不仅仅限于有生命的系统,其中可以扩大到一个团体,一个公司,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所以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来说,变得越来越封闭就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无序,当然封闭指的是不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或者信息的交换。避免封闭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为了做到和外界能够进行高频率的交换那就必须要高频率的输出,我想哪些牛人为什么能够牛就是这个道理,首先自己保持高质量的输出就会引来大家的信息交换。

对于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其功能并不等于每一个局部功能的总和

对于这一定,其实就是1+1>2。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例如好文章,每个字我们都认识,可是并不是所有人能写出好文章。也就是说我们把局部研究清楚了并不代表我们就了解整体了。总结起来就是**多出了一个部分,整体的功能未必会增强,而少掉了一个部分,相应的功能也未必会失去。

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首先要想办法做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一点有很多例子,那就是类似小米、阿里这样的公司,他们整体产生的效应并不是每个局部的和
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他会同时给你打开另一扇窗。
不要试图去抓住每一个机会,我们看似放掉了一个发财的机会实际上是过滤掉了成千上万的让我们倾家荡产的行为。
系统论可以用来改进做事方法
不论是读书还是做事,我们都会陷入到细节中无法自拔,那么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站在系统的高度来看自己做的事情。

后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希望大家共勉,都做一个负熵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