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and读书散文哲思

这朵小红花终究流于平庸——《送你一朵小红花》

2021-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艾茴

终于等到电影下映,哪知很快又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线,思索再三,我还是决定说出真实的感受。

之前有多么担心自己的感受被人所知,如今就多么地想让自己的感受被更多人——最好是主创团队知道。

从一位普通观众角度来看,《送你一朵小红花》是一部平庸之作,同期影片比较的话,它在我心中的评分要低于《拆弹专家2》。

不过,平庸≠烂片。

从电影去年12月31日上映时我就一直盯着第一波观众的反馈,我发现网上的评价两级分化: 有说这部电影感人至深,如何如何催人泪下的;有说这部电影无聊尴尬,让人在影院如坐针毡的。

其实当时对这部电影的水平我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当我真正走进影院时,在影片进行到2/3处我就已经有了结论:

影片立意好但挖掘不够深,社会意义需要观众开脑洞自行发散,更加打动人的亲情线疑似沦为爱情线的工具;

故事节奏始终平缓,转折部分没有形成一个个小高潮把观众情绪推起来,越到后面越是拖沓地一泻千里;

我后来仔细回想,可能导演想要让韦一航雨中表白或者马小远火车上晕倒的部分作为高潮,但显然,这两场戏进行得四平八稳,一无悬念,二无反转,既不紧张,又不兴奋,看起来确实不够精彩。

我这种擅长脑补和自我感动的低泪点人士,都感觉催泪效果平平,何况其他的观众呢?

即便对易烊千玺有再多的偏爱,我都不得不承认剧本的平淡,以及导演功力的欠缺。

这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人,这不巧了嘛这不是?

也正因为护犊心切,所以即便有再多不满也必须等电影下映后才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演员演得都不差,但至少两位年轻的演员还没有达到让大家一水儿被演技震撼到以至于忽视剧情、拍摄和剪辑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的水平。甚至,我认为影帝影后来演也未必有这样的效果。

电影不仅仅是演员的舞台,更是团体共同努力的结晶。

所以,本来就不是这类题材受众的群体因为好奇买了票,看了以后觉得不喜欢很正常。若非对易烊千玺寄予厚望,这种题材和剧情也不会成为我元旦的第一观影选择,怎么着也要等到口碑持续升温才会考虑买票。

至于那些说很好看的,不排除一些确实和电影里某处产生了共情的观众,但我想肯定有很大一部分观众纯粹是因为演员而有意无意戴上了善意的“有色眼镜”,直白点讲:

因为易烊千玺,大家对这部电影比较宽容。

因为对电影宽容,就会放大它的优点,忽视它的不足。

为什么我敢直接这么说?

并不是忽视其他人的号召力,而是这部电影的卖点,从头到尾确实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几段预告,再加上“易烊千玺主演”六个字,就带来了预售2亿的票房成绩,易烊千玺的号召力很强是我带不带粉丝滤镜都要承认的客观事实。

无论是对他有更高期待,还是抱着挑刺的目光,无论是因之前作品的好感尚存,还是被他的舞台综艺圈了粉,反正大家都一致地好奇——过去一年烈火烹油般的易烊千玺究竟是走了狗屎运还是确实有两把刷子?

作为在《少年的你》里面第一次认识他并迅速入坑的粉丝,没有什么比自己喜爱的演员每一部作品都票房口碑双丰收来得爽了。

但是,追星不是写爽文,易烊千玺也不是神。

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演员的他也只是作品里面的一环。

他的演员路还很长,期待他每部作品都如黑马一样震撼全场的人,喜欢的不是这位演员,而是压准潜力股的兴奋感,这不是喜欢凡人的正常心态。

千玺在这部电影里面表现得不差,但依旧有很多可以继续改善的地方,比如加强旁白的台词功底,比如弱化对白中的京味儿,等等。

理智的饭圈生态在于不强求偶像一出场就是多么完美的模样,而是相信榜样的力量。粉丝知道他会越来越好,越变越强,也愿意和他一起成长,一起传播正能量。

孟母尚且要三迁,粉丝爱屋及乌的心态也需要适可而止。

电影平庸而非烂片,说明创作团队的问题不在态度而在能力。

只要坚守精进业务的心,何愁出不了真正的佳作?

把一名观众最真实的观影体验说出来,也许才是对创作者和观影者彼此最大的尊重。

期待演员和导演更好的作品,加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