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力量的文字中国传统文化道学•国学•养生

悲观乐观不重要,达观最重要

2018-12-05  本文已影响5人  迷途中的自我救赎

1. 在你看来,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2. 本书接近尾声,这带来的分享对你的想法有什么改变吗?

全书的最后一讲名为“综合讨论”,包含了台湾大学修读这门课的学生所提出的九个问题,以及傅佩荣老师的解答。问题风格迥异,回答却是“一以贯之”,没有矛盾与冲突,也没有高调和大话,课上所学即为生活可用。下面,我们就从哲学、道德、人生意义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下傅老师的见解。

先来说哲学。有人质疑,中国哲学不似西方哲学那样有严密的推断论证,甚至有些长期接受西方教育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这其实是一种过时的独断主义。

“哲学”是爱好智慧的过程:努力为人的生活寻找一个定点,探索人的生命究竟有没有意义、讨论所有价值有没有基础。哲学最原始的出发点,是人类想要去探索“什么是最根本的东西”。所以,哲学应该被理解成:由人的理性出发,去寻找终极关怀的过程。这潜藏于所有伟大文明的理念之中。理念是看不见、听不着的,但会影响人类在实际生活中的选择。比如,你要以什么态度与人交往,你面对痛苦、罪恶、死亡要采取什么样的立场。这些理念的出现时间,远远早于所谓“严谨哲学”的出现时间。所以,将西方近代学术界所发展的严谨论证,作为哲学唯一的版本,这种看法本身就是在以今律古,已经走偏了。人类对哲学的爱好,不应该局限于那样狭小的领域,而是落脚于安身立命的生活之中。而儒家,恰好提供了一种极好的安身立命的哲学。

再来说道德。儒家很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却从不喜欢轻易判断别人的道德,只会就事功加以评论。事功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在社会上的成就。这一点,是分辨真假儒家的关键。

道德是相对概念,人与人之间处境不同,所以标准也不同,而且一个人也很难看到别人的全貌。所以,就以自己所看到的某一点来评判对方道德好不好,是很危险的做法。而事功,是实实在在的可以看到的效果。某个人侥幸成就了很大的事功,这很常见,但是,如果他没有道德的支持,事功是支撑不下去的,最后一定会露出马脚,或出现更大的破绽。“德不配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儒家会批评的是,当你处于高位、有机会为别人谋福祉、有机会推动更大的改变时,却白白浪费了这个机会。这是儒家所不能接受的。儒家会说,这个人事功有限的原因在于道德有限,所谓“道德不离事功”。也正因如此,儒家思想是可以检验个人生命的。孔子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历史会知道一切的功与过。当天子失德时,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家的记录,会让乱臣贼子心生畏惧。所以,中国人有重视历史的传统,就是提醒人不要忽略自己的职责。

最后我们说人生意义。傅老师对于“意义”的定义是:理解之可能性。如果你说一句话,而别人不理解,表示这句话对他是没有意义的。他理解之后,才代表这句话有意义。理解之后,还要看能不能实践,知与行在此就建立关系了。如果说理解了却不去做,那只是知道表面的字义,让理性思维多了一点材料,这就不是儒家学说的意义所在。意义包含“用意”,也就是如何使用出来。

儒家的“人性向善”是一种洞见,这也是哲学家的与众不同之处。别的学科是经验之学,是在各种经验之后,针对已经出现的现象,搜集、统计、分析、研究而得出结论。天文学、物理学、法律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都是从经验找材料,而哲学,则是先验的学问。“先验”是康德之后普遍使用的名词,即先于经验,并作为经验的基础。

学习儒家的目的,不仅是让我们在社会上更容易与人相处,而是能够透彻了解人性本身是什么。人一旦真诚之后,产生了不安与不忍,勇敢照着去做,就是行善了。这不是很好的理解吗?人性不是被设定为“向善”,这其实是儒家对人性的洞见。儒家发现了人性向善,是儒家最大的成就。择善固执是发现善之后加以选择,并坚持下去,这也是人生受教育的过程与目的。止于至善是设定人生最高的目标,代表人生的修养永远没有止境,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不断让自己的生命提纯,并享受这种进益的快乐,至死方休。如此,人生才有意义。

最后的最后,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傅老师的人生观,希望也能对你有启发。他说:我以儒家与人相处,儒家让我真诚,因而产生自信;我以道家自处,道家重视真实,所有存在之物,道家都会欣赏,所以我很自在。活得真诚而自信、真实而自在,人生怎么能不快乐呢?我想,这就是真正的达观吧。(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