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来的那一夜》:如果存在平行世界,我们都想成为那个世界里最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1812/f4480655da835465.jpg)
一群老朋友相聚,
围在一桌愉快地聊天,
你的现状,他的经历,
……
这个时候谁也没发现谁的不同,
突然停电了,
是今晚的彗星在天空划过,
从而引发了怪异的情况。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1812/47dd31d01a07fe62.jpg)
有人走出了房间,
本想一探究竟,
他们惊讶地看到了自己,
有人走出了房间,
再次回到这个空间的他
已经不是原来在这个空间的他,
在他们房间的周围
已经出现了和他们一模一样的“自己”,
一系列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
引发了空间里的每个人的心慌与恐惧。
很多之前发生的事情,
又在眼前重复了一遍,
很多身边人的经历已经被改写,
很多事情变得混乱,
你身边的他不是原来的他
你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在原来的空间,
……
平行世界的交叉,
让原本互不干扰的多个空间
呈现了来去自由的穿梭。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1812/f8ecc3fc5afc31fe.jpg)
为什么产生平行世界?
一种被定位“薛定谔的猫”的量子力学,
可以浅显地解释这一现象:
假设有一个可以由放射性原子核衰变触发的致死装置,
跟一只猫同装在一个密封盒子里。
由于原子核衰变是随机事件,
在我们打开盒子看这只猫之前
(也就是“观测”行为发生之前),
猫是处于量子力学所描述的“波函数叠加态”
,即“既死又活”的状态;
当“观测”行为发生,
波函数就马上“塌缩”为一个确定的状态。
也就是说,你未看此猫时,
此猫既是死的,也是活的,
它的死活只是一堆概率云;
你一看此猫,它的生死就瞬间确定了。
简单地也许就如你做一道选择题,
选A或选B,
就会打开不同的空间轨道,
开启不同的人生轨迹,
依据各种可能的选择,
就会出现各种可能发生的空间。
而你在选择的那一刻,
就好比分支了一般,
已经呈现不同未来的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1812/12302d17f70093db.jpg)
一如电影里那一群人,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空间都是不同的,
当女主角试图走出这个空间,
去探访周边的每一个世界,
她发现了每一个空间不同的“自己”和“他们”,
有的不理想,
有的很和谐,
有争吵,也有欢笑,
有同心,也有疑心,
……
你与其他空间的自己不同,
你与朋友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其他空间亦不同,
你发现了不同面向的自己,
你当然更想选择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1812/7302076e7fcaa3ba.jpg)
电影里
如果不是彗星来了,
你不会发现自己会有这么多的面孔,
平行世界里,
没有一模一样的自己,
每个空间的自己都是源自于一次选择(事件的发生),
也许现实的世界里
不可能向电影里那样出现平行世界的交叉,
但每个看完电影的人
一定想的就是要成为一个空间里那个最好的自己,
就好比电影女主角一样,
当她发现这个空间的人开始混乱,
她也是试图想逃离这个混乱的世界,
去寻找一个在她看来最好的世界,
她找到了自己满意的世界,
她想到了替代那个空间的“自己”,
她与那个空间的“自己”搏斗,
不管成功没成功,
都验证了,
人总是想成为心中最想要的“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1812/d553a3f7cb0edfcf.jpg)
人,
有无限种可能,
每一种可能都可能在一个平行的世界里存在,
如果
有机会看到那么多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一定会慎重于每一个需要做出的选择,
因为每一次选择,
都会开启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即使不能如电影里那样,
看到彼空间的“自己”,
你也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各种不同“自己”,
让生活过上不同世界里不同版本,
这都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与决定,
当然,
每做一个选择
所坚守的不变真理就是:
我们要成为心中那个世界最好的自己!
愿
每一个走在自己人生道路的人
都能越走越好,越走越幸福,越走越满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4241812/e625e5ff5af13d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