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4 思考与行动

2017-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雅倩1120

思考与行动

1.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分析作者思路的习惯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思考到结论的呢?

2.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认真对比自己与作者思路差异的习惯吗?找到差异之后,你应该做些什么?

3. 如果写作的根源是思考,那么,为了提高思考质量,你必须要做的事情都有哪些?

4. 写书,是一种难得的“可以把自己的时间长期重复销售很多次”的时间销售方式;那么,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什么活动也是如此的呢?

5. 显然,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持续时间投入又是必须的…… 在什么情况下如此?又,为什么?

      谈到阅读,我的反应就是尽量去全面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大半的时间都在思考内容,对作者的行文思路确实没怎么关注,如若所读观点与我的想法相去甚远时,才会认真看作者的论证。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动接受一篇文章的观点,直接去想哪些事情呼应这个观点,少了自己对文章脉络的思考。

      读到一些出发点奇特、风格新奇的文章时,会思考自己与作者思路的差异,发现原来还有人是这样想问题的、还能够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蛮新奇的。继而会更多的关注相应领域的知识,等再次遇到这类知识时会更关注,算是做到了让这类知识跟我产生联系,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维度。但我知道这样还不够,仅仅是关注并不足以产生强大的联系,更好的做法是试着学会作者的思路,并且学会用这个思维去看问题,这样能增加自己看问题的全面性。

        写作的根源是思考,那我会增加高质量的输入,同时也要做输出,输入提供广度,输出是逼自己增加思考的深度。

       写作可以同时给很多人看,那么类似的可以将自己的产出做成产品,同一时间便可销售多份,出书、演讲等都可以。

      另外一些事情需要持续时间的投入,比如锻炼身体、成长,这样的时间是不可出售的,是只对自己有益的,同一时间内,能获得效益的只有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