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书作家文学梦

她梦想成为作家,却不幸在花季夭折

2020-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超龄熊孩纸_3a21

    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弗兰克的13岁生日,她得到的生日礼物中,有一本日记本,她在这个小小的本子上,开始记下一个青春期少女的喜怒哀乐。

    安妮.弗兰克的父亲奥托.弗兰克生于1889年,曾参加一战,年轻时家境富裕,战后家里穷了些,也还算得上中产阶级。安妮的母亲伊蒂芙比奥托小11岁,1926年生下安妮的姐姐玛各。

    这时的安妮爱说爱笑,乐观幽默,整天跟朋友玩闹,活泼搞怪的她像其他青春期少女一样也免不了烦恼。最大的压力来自她聪明稳重的姐姐,成绩优秀的玛各比安妮更受父母和师长关注喜爱,母亲的唠叨挑剔也让安妮很不满。

      安妮一家平静的生活,在1942年7月5日,玛各收到召集令那天,被打破了。

      他们是一个犹太血统的家族,玛各和安妮都出生在德国,但是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后,大力推行反对犹太人的政策,为了全家安全,奥托.弗兰克举家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没想到危机还是降临了,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荷兰,1941年,纳粹德国通过的《纽伦堡法案》让奥托全家失去德国国籍,奥托想把全家移民往美国,由于美国驻鹿特丹使馆关闭等原因未能成行。

    召集令意味着弗兰克一家必须和许多犹太人一样到集中营进行强制劳动,在危难的时局面前,奥托做着许多努力的措施让全家避免危险,他转移了自己的股份和资产,留下一些足够保持生活的收入。

    那一年,弗兰克一家躲进奥托公司的一间仓库改建的密室,同住的还有范.佩尔斯一家三口,和牙医弗里茨·普费弗,安妮在日记中把弗里茨称为杜瑟尔。奥托的雇员定期给他们送食物和书报。

    战争带来的紧张不安使密室中的人们心情低落,时有争执,安妮这个青春期少女,与母亲、姐姐的摩擦更多了,她感觉自己爱父亲多于爱母亲,当父母和其他大人都称赞玛各时,她很不是滋味,把那种复杂的心情写在日记里。

    安妮对同在屋檐下的其他人也有些不满意,范.佩尔斯(日记中称为范.丹)太太是个唠叨无聊的中年妇女,老喜欢挑安妮的毛病,说安妮要是她女儿就如何如何,叛逆期的安妮当然很反感。牙医弗里茨是个琐碎无趣的好人,安妮常常在日记里揶揄他。

    两年多密室生活,安妮渐渐成长,日记描写了许多生活琐事,在平淡中寻找乐趣,如他们做的草莓罐头由于盖子坏了只好改成草莓酱,如西蒙斯蛋糕店送来的花色小蛋糕和爸爸请他们吃的香料蛋糕等食物的描写。也有发育期对身体的观察,她从孩童成长为少女,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密室中唯一的年轻男性,比她大三岁的彼得.范.佩尔斯,与她互相产生初恋的情愫,他们偷偷进行着幼稚懵懂的恋爱。

    安妮的思想也渐渐成熟,开始思考女性、人类、社会等许多深刻问题,她喜欢研究王室和历史,还有电影明星,她阅读了许多文学作品,还写了小说,她想过将来要当明星,也想过成为新闻记者和作家。

    1944年8月4日,密室的避难者被告发,全部被关进集中营,安妮的日记停在那年的8月1日,奥托的一个雇员看见日记散落得满地都是,她把它们收集起来,没有去看。

    在集中营的艰苦生活中,安妮和玛各姐妹俩感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她们互相照顾着,却没能熬过难关。

    1945年2月,安妮所在集中营流行起了斑疹伤寒,她和姐姐都不幸感染,在3月去世,安妮不满16岁,玛各也只有19岁,此时离集中营的解放不过3个月。

    密室其他避难者也一一遇难,只有奥托幸存下来,他回到阿姆斯特丹,证实安妮已经去世,雇员把她的日记交给了奥托。

    奥托阅读女儿留下的日记,百感交集,遵照安妮生前的愿望,将其整理出版,《安妮日记》成为畅销全球的心灵成长书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一个青春少女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七十多年以来不断地感动着各国的人们。

     

安妮.弗兰克(图片来自百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