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五月初十:陪院长三访牙山

2024-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柏_青

鲁南多奇山!

牙山是最后知道的,今年初。

比如谷山,莲青山,峄山。当然包括我们的抱犊崮、熊耳山、龟山、天柱山!

其实还有更多。比如空山,比如铁脚山,还比如翼云山!

知道了牙山之后,我陪院长去了一次,是下午二时开始登山,初步领略了牙山的脾气,再加上时间够晚,我们半途而返。

现在知道了,那次半途而返是极其正确的选择!这是后话。

第二天,正好老友有时间,相邀出行,我建议去牙山!

牙山的脾气,在路上!

一是陡峭,这不算独一份;哪有名山不陡的?

二是陡途间,一半砂砾,一半顽石;这就有个性了。我们还好,有孩子给匹配的登山鞋,果然好用。反正是,砂砾坡段,时常有人摔个屁蹲。而我们的第二次访牙山之行,就受阻于一面几十半高坡上!

那是一整块镜面(其实也是没风化的砂砾石,登山鞋可以咬住的,只是我们不太年轻了)。

我们再一次半途而返。

共同约定,秋后再来!

今天,我们决定把行程提前。

九点三十分离开家。十一点左右到山下。看山人的值班处,四个人在聊天。前两次,都有下山的人询问有没有冷饮。这一次,看山人还是克服困难摆了一个冰箱。当然,这是我下山后才发现的。当时,最渴望的是几瓶冷饮。

虽然我们登山的态度很坚定。但是我们还是比较理性的。既使有年轻人可以从那石坡上山,也都是借助了绳索的。

我们登至半山处,那片柏树附近,登山的路往西,因为山头在西侧。其实,这是误导。我们真想登山,必须迂回,先向东,再向西。

一二三次登牙山,我们有体会,无论上山下山,歧路太多!

这一次也是。

上山时,还好,精力充沛。

从山北中间上半,半坡处折向东,边爬边向南,到了山顶才发现,已经从东北来到了西南。

山顶开阔了!

虽然依然有许多灌木丛,但一片巨石阵一片巨石阵,构成的几个小的山顶平台,还是很好攀爬的。

我们就来到了山顶的北侧。

我们开启返程模式。并没有选择原路返回。当然也知道山顶沿北坡,就是那些陡峭的巨石坡。我们的方向,是东北!

山顶部分还好。虽然也误入过两次歧途,因为灌木丛毕竟少,及时归于正途,比较容易。

绕过几块巨石阵,再往下走,仿佛来路,却很快发觉,并不是!

关键是,慢慢的,进入乔木灌木混杂区,而灌木,几乎都是山枣子树!

(此处省略500字!)

终于下来了!

远远的,我说,理解那些下山要冷饮的人了!

就发现,看山人在凉棚下摆上了冰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